祁陽文昌書院

文昌書院位於湖南祁陽。明萬曆十二年(1584)(一作十六年),在天馬山南麓(前臨湘江),邑人、銅仁太守鄧球倡建文昌塔於江濱,並建書院於塔前,故名。有石坊、講堂等。

文昌書院位於湖南祁陽。明萬曆十二年(1584)(一作十六年),在天馬山南麓(前臨湘江),邑人、銅仁太守鄧球倡建文昌塔於江濱,並建書院於塔前,故名。有石坊、講堂等。堂前置三祠,一祀文昌神,一祀周敦頤、程顥、程頤,一祀前代寓賢與鄉先達名流。集諸生日講課其中。天啟間,邑人陳朝鼐“誤信形家邪說,倡眾毀塔,而書院亦廢”。清康熙九年(1670),知縣王頤建文昌閣於文昌塔廢址,“並於閣後仍構書院為肄業所”。後以“踵增無人”,閣猶存而書院則為僧院。至乾隆十年(1745),知縣陳大受重建文昌塔於原址,遷文昌閣於塔旁山阜。十四年,知縣李映岱重建書院於新閣,有講堂、大成殿、文昌祠、正誼堂、官廳、雨亭等建築。二十七年,知縣李蒔訂立《規制》,聘師、招生、考課等均有規定。諸生分為內肄業、外肄業、與課三類管理。道光二十年(1840),知縣易學超重建,以祁陽古稱永昌,改名“永昌”,並以“遵嶽麓、白鹿之規,體紫陽、南軒之訓,黜浮華而崇實學,敦孝友以重人倫”為宗旨,昌明道學,丕振人文。鹹豐九年(1859),石達開軍曾駐此。光緒二十八年(1902)改為國小堂,兩年後改為縣立第一高等國小堂。1912年改稱學校。1930年改為鄉村師範學校。今為祁陽師範校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