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期望

社會期望

社會期望(social expectation)是指群體根據個體的社會角色及身份,對其提出的希望和要求。

基本信息

主要特點

社會期望指社會或群體根據個體所處的社會地位及其所承擔的社會角色所提出的希望或要求,它所反映的是社會公認的價值標準和行為規範。對個體而言,構成一種社會壓力,並成為個體的行為動機。個體根據社會對他的期望而表現他的社會生活。社會期望有不同的層次,如國家的、政黨的、學校的、班級的、家庭的以及夥伴的等等,但它不同於正式的法律、規章等行為調節機制,它具有不成文的和並非總是可以意識到的性質,並且是通過社會定勢、社會定型、知識要素、評價及信任等形成的。故個體要對社會期望有義務感,盡力使其內化為個體的成就動機;同時還要有權利幫助周圍的人的行為符合他們的角色期望。

主要內容

社會期望包括兩個方面:

(1)個體有義務按照群體的要求行事;

(2)群體有權利要求個體行為符合他們的角色和身份。

根據社會公認的價值標準和各個群體不同的性質與任務,表現為各種群體準則和行為規範。有不同的等級:國家的、黨團的、廠礦的、學校的、班級的、家庭的以及夥伴群體的,等等。可能以法律、守則、公約等明文規定的形式出現,更多的是不成文的。由社會定型、社會定勢、知識要素、評價系統及信任等組成,如家庭中父親和兒子的權利、義務等。

影響因素

每個人都同時屬於各種不同的群體,活動中都有一整套社會期望。這些社會期望發生衝突時,人們便會產生動機鬥爭。蘇聯心理學家M.JI.戈麥拉烏里等人的研究表明,小群體的社會期望是一個人接受社會角色的因素,是群體存在、群體溝通以及個體間相互作用的基礎。他們還指出,從少年期開始,如果群體的期望與個人需要發生矛盾,人便會服從前者。因此了解一個人的個性及行為,要先研究他所屬的群體、群體特有的準則和價值系統以及它們對他的參照程度。個人行為很難違背群體期望,否則就會受到社會輿論的譴責與群體的制裁。

作用機制

關注教師專業發展的大環境,就無法忽略社會期望對其所產生的影響。社會期望對教師專業發展的促進作用只是一種脫離現實的意願。另一方面,社會期望給教師帶來了沉重的心理壓力,模糊了教師專業發展的任務和目標,社會期望的急功近利性也與教師專業發展的長期性過程性相矛盾,這些都在客觀上抑制了教師專業發展,應當深入反思。要化抑制為促進則需要多方面的努力,關鍵在於尊重教師專業發展的規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