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分層與流動:國外學者對中國研究的新進展

社會分層與流動:國外學者對中國研究的新進展

《社會分層與流動國外學者對中國研究的新進展》是2008年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邊燕傑。

基本信息

一、圖書信息

版 次:1

頁 數:375

字 數:391000

印刷時間:2008-9-1

開 本:16開

紙 張:膠版紙

印 次:1

I S B N:9787300095622

包 裝:平裝

二、內容簡介

社會分層與社會流動一直是社會學的主要分支之一,也是經驗研究方法運用得比較成熟的領域。《市場轉型與社會分層:美國學者分析中國》(三聯書店,1996)翻譯、收錄了1996年以前關於中國社會分層研究的有代表性的文章,受到了國內學者的極大歡迎。本書是其後續之作,選譯了1996年以來發表在美國主流社會學三大學刊《美國社會學評論》、《美國社會學雜誌》和《社會力》上的關於中國社會分層與社會流動研究的12篇經典論文,提供了國際分析與比較的視角。

三、作者簡介

邊燕傑,曾為香港科技大學講座教授,社會科學部主任,調查研究中心主任。現為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研究領域包括社會分層與流動。 社會網路與社會資本,經濟社會學,調查研究方法,著有《中國城市的工作與不平等》(英文,1994),主編《市場轉型與社會分層》(2001),《華人社會的調查研究》(2001),《社會調查實踐:論中國經驗與分析》(2004)。自2003年起, 與中國人民大學李路路教授合作並主持“中國綜合社會調查”(Chinese General Social Survey)的長期項目。

四、目錄

導言 述評與展望

一、學術爭論的繼續

二、關於社會分層研究的最新進展

三、關於社會流動研究的最新進展

四、比較理論視角與研究展望

第一部分 社會分層研究的新進展

後社會主義的不平等:其連續性和非連續性的原因

一、引言

二、為什麼市場轉型理論不是同義反覆

三、起因列表、數據變化和正確的因果比較

四、中國城市的市場轉型和職業獲得

五、討論與結論

中國城市的經濟轉型和收入不平等:來自時間序列數據的證據

一、引言

二、解釋中國的制度變遷:理論問題

三、數據

四、變數

五、模型和方法

六、結果

七、討論

附錄

市場化與收入分配:對1988年和1995年城市住戶收入調查的分析

一、西方社會學文獻中關於市場化及其後果的主要觀點

二、市場化與政府職能轉型的互動:我們的觀點

三、研究假沒和分析步驟

四、1988年到1995年的趨勢分析

五、地區差別分析:層級線性模型分析

六、結論和啟示

附錄

市場真的有回報嗎?——對中國城市社會中教育與收入關係的研究

一、中國轉型經濟中的收入不平等和對教育的回報

二、勞動力在市場上的流動:分類和假設

三、數據、變數、模型

四、結果

五、討論

六、結論

市場與中國農村的收入不平等:經濟擴展中的政治優勢

一、引言

二、變化的機制:市場化還是經濟擴展?

三、一項對經濟擴展的分析

四、來自1996年一項全國調查的證據

五、1996年幹部和企業家的收入

六、收入決定機制的分析

七、對研究發現的解釋

八、結論

附錄

第二部分 社會流動研究的新進展

國家社會主義制度下的政治與生活機遇:中國城市精英生成的二元職業路徑(1949—1996)

一、政治與人生機遇:研究問題的路徑

二、歐洲“新階級”理論傳統的貢獻

三、二元路徑模型

四、以往研究的局限

五、數據與測量

六、研究方法

七、對職業路徑的事件史分析

八、政治統合再探

九、職業路徑的分野及維繼

十、改革開放以來的變遷:市場的影響?

十一、結論

黨庇護下的職位升遷:通向中國管理精英的庇護性流動之路(1949—1996)

一、引言

二、政黨庇護下的庇護性流動

三、政黨庇護的過程分析

四、數據和研究設計

五、結論

共產黨黨員身份與中國的變遷

一、引言

二、政治審核持續性的動態模型

三、中國政治審核的程式

四、研究設計

五、模型

六、結論和討論

大學文憑和中共黨齡在政治精英選拔中的作用

一、西方關於政治精英選拔的主要理論觀點

二、四個假設

三、數據和變數

四、分析與解釋

五、總結及討論

幹部和市場機會:中國進入自雇職業的模式(1978—1996)

一、幹部和轉型經濟中的市場

二、中國進入自雇職業的路徑及其收入分配的結果

三、數據、變數和方法

四、結果分析

五、總結和討論

第三部分 國際比較視野中的新理論

轉型經濟中的精英機會

一、引言

二、精英機會論

三、體制變遷的廣度

四、對資產挪用的制約

五、轉型經濟的類型

六、精英機會的模式

七、資產結構的影響

八、總結

九、結論

不靠資本家而創造資本主義

一、引言

二、後共產主義時期的文化資本與階級

三、第四波的“新階級”計畫?

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

英文文獻

後記

作者簡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