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促進

社會促進

社會促進(Social Facilitation),也稱社會助長,指個體完成某種活動時,由於他人在場或與他人一起活動而造成行為效率提高的現象。

基本信息

簡介

社會促進社會促進
最早用科學的方法研究社會促進的是心理學家特里普里特,他通過實驗研究發現,青少年騎腳踏車,在獨自、有人跑步陪伴、競賽三種情境中,競賽時的速度大幅度提高。這也是歷史上第一個嚴格的社會心理學實驗。上世紀20年代,實驗社會心理學的創始人F.H.奧爾波特在哈佛大學領導了一系列有關他人在場對個體績效影響的研究,並最終提出了社會促進的概念。

效應

結伴效應

在結伴活動中,個體會感到某種社會比較的壓力,從而提高工作或活動效率。

觀眾效應

個體從事活動時,是否有觀眾在場,觀眾多少及觀眾的表現對其活動效率有明顯的影響。一方面當個人活動不熟練或自我要求過高時,觀眾會產生社會抑制,降低活動效率;另一方面當個體所從事的活動本來就是自己的強項時或自我要求正常發揮時,則會強化其活動效率(優勢反應強化理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