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主義國家的股份制

股份制是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下普遍發展起來的,由股份公司、股票和股票市場組成。 全民所有制企業的股份制形式,包括國家控股和部門、地區、企業間參股和個人入股等。 中國目前試行的股份制,大體上有三種類型:①企業間以各種生產要素“參股”形成的聯合型股份制企業。

社會主義國家的股份制

正文

指社會主義國家利用股份公司的形式發行股票或債券,籌集社會閒散資金,調節社會資源分配的一種企業組織和經營管理制度。
沿革 股份制是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下普遍發展起來的,由股份公司股票和股票市場組成。它是社會化大生產和商品經濟發展的產物。但作為一種企業組織和經營管理制度,可以適用於不同的社會制度。
20世紀80年代以來,在中國,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進行和商品經濟的迅速發展,出現了股份制形式。全民所有制企業試行股份制比鄉鎮企業晚些,是隨著橫向經濟聯合的發展而興起的。全民所有制企業的股份制形式,包括國家控股和部門、地區、企業間參股和個人入股等。1984年7月,誕生了第一家全民所有制企業的股份公司──北京天橋百貨股份有限公司。1985年,瀋陽市和其他一些地方也相繼開始在城鎮集體所有制企業和全民所有制企業中進行股份制試點。
類型 中國目前試行的股份制,大體上有三種類型:①企業間以各種生產要素“參股”形成的聯合型股份制企業。包括:固定資產投資入股,即參股方把閒置的設備、廠房等固定資產折價後,作為股份投入聯合企業;資金入股,即參股方用自有資金或借用信貸入股;技術軟體入股,即將技術軟體折合成股份,投入聯合企業。②企業原資產核股和職工個人投股構成的股份制企業。全民所有制企業的股份一般由國家股、企業股和個人股構成,集體所有制企業的股份一般由集體股和個人股構成;街道企業的股份基本由個人股構成。③既吸收企業內部的職工股份,又吸收社會上其他企事業單位的股份而組成的股份制企業。
不同類型的股份制企業,採取不同的利潤分配和計息分紅辦法。上述第一種類型的聯合型股份制企業,一般是按照投資比例或按產品銷售額的一定比例分配稅前或稅後利潤;第二、第三種類型的股份制企業,一般國家股和集體股(或企業股)不計付利息,只參加分紅,個人股實行計息分紅。由於中國的股份制企業尚處於試點、起步階段,股票絕大多數保本保息,現並未形成真正的股票市場。
作用 社會主義國家的股份制,是建立在生產資料公有制為主體的基礎上的,與資本主義股份制所反映的社會生產關係有本質區別。從中國的試點情況看,實行股份制,有如下作用:①可以廣泛動員和集中社會閒散資金,迅速形成較大的生產和經營能力,發展國民經濟;②使所有制關係具體化,增強地方、企業和個人對資產增值的責任感,從切身利益上關心企業生產的發展;③推動橫向經濟聯合的發展,打破地區和部門的限制,加速資金流動,促進專業化協作的發展和落後地區的開發。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