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繳費基數

社保繳費基數

社保繳費基數也叫社會保險繳費基數,是參保單位和參保人員繳納社會保險費的依據。社會保險繳費基數×繳費比例=應繳社會保險費。

基本信息

申報

(圖)社保繳費基數社保繳費基數

每年2月-5月,參保單位須到辦理參保登記的市社會保險費征繳管理中心或區社會保險所(以下統稱社保經辦機構)申報下一結算年度的社會保險繳費基數。

參保單位申報的繳費基數,須經參保職工本人簽名或採用公示的方法確認。

繳費單位不按規定申報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可暫按其上一年月繳費基數的百分之一百一十確定。

確定

(圖)社保繳費基數社保繳費基數

職工個人以本人上年度工資收入總額的月平均數作為本年度月繳費基數,其中:新進本單位的人員以職工本人起薪當月的足月工資收入作為繳費基數;參保單位以本單位全部參保職工月繳費基數之和作為單位的月繳費基數。

職工的上年度工資收入總額是指,職工在上一年的1月1日至12月31日整個日曆年度內所取得的全部貨幣收入,包括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加班加點工資、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

針對用人單位工資發放形式的多種化,職工在確定繳費基數時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單位從職工工資中直接代扣代繳的各項社會保險費、住房公積金和個調稅等,應納入繳費基數。

(2)單位以現金或銀行存款形式支付給職工個人的交通補貼、電話補貼、誤餐補貼、過節費以及支付高溫、高空、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崗位的津貼,應納入繳費基數。

(3)單位通過稅後利潤提成或分紅的辦法支付給職工個人的工資,應納入繳費基數。

(4)實行底薪制的職工,根據營業額或經營業績提成取得的收入,應納入繳費基數。

(5)實行業務承包或費用包乾,單位不再報銷差旅費用的職工,其承包收入中的60%應納入繳費基數。

上、下限

繳費基數上限是指,職工工資收入超過上一年省、市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算術平均數300%以上的部份不計入繳費基數;

繳費基數下限是指,職工工資收入低於上一年省、市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算術平均數60%的,以上一年省、市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算術平均數的60%為繳費基數。

社會保險繳費基數有上下限的規定,最低不能低於上年度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私營企業職工、個體工商戶僱工和非本市城鎮戶口職工不得低於50%,私營企業法人、股東、個體工商戶業主不得低於100%);最高不能高於上年度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300%。本市職工平均工資每年由市統計局公布。
繳費基數在同一繳費年度內一年一定,中途不作變更。每年4-6月,用人單位應根據所在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的通知,申報本單位職工新一年度的社會保險繳費基數。

足額申報

繳費基數是參保人員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的重要計算依據。勞動者參加社會保險後,社保經辦機構為其建立一個終身不變的基本養老保險個人帳戶和醫療保險個人帳戶。職工繳費基數越高,其個人帳戶儲存額就越多,可支配使用的醫療費用就越多,退休時領取的養老金就越高。而參保單位和參保人員瞞報、漏報、少報繳費基數,將直接降低參保人員社會保險待遇的享受水平。

如何獲知

(1)職工可撥打12333,通過電話查詢。

(2)職工可持《勞動和社會保障卡》到全市各級人力資源市場、街道社會保障所、社區社會保障站,通過讀卡器、觸控螢幕查詢機等聯網設備進行查詢。

(3)社保經辦機構每年列印一次社會保險(養老、醫療)個人帳戶清單,由參保單位發放至參保職工手中,以便參保職工了解、監督社會保險費繳納情況。

手續及流程

參保手續及流程:1、參保辦理以村(社區、居委)為單位,參保單位辦理登記手續,首次參保時應填寫《參加養老保障(險)單位登記表》。2、符合參保條件的人員隨帶戶口簿、身份證原件及複印件、一寸免冠照片一張,到村(含居委、社區,下同)勞動保障管理服務站提出參保申請,由村負責初審參保資格並填寫《農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員公示單》公示一周,無異議的人員填寫《農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員基本情況登記表》(以下簡稱”《登記表》");參保人員若為現已軍人或退伍軍人,提供人武部出具的從軍證明,填寫《農民基本養老保險服役士兵政府補助申請表》,報鎮(街道)勞動保障管理服務所。
在集體補助方面,有條件的村集體應當對參保人繳費給予補助,補助標準由村民委員會召開村民會議民主確定。鼓勵其他經濟組織、社會公益組織、個人為參保人繳費提供資助。

維護權益

對用人單位違反社會保險法律法規,瞞報、漏報少報社會保險繳費基數,侵害勞動者社會保險合法權益的行為,勞動者可以到當地社保經辦機構或勞動保障監察機構舉報投訴。根據《勞動保障監察條例》 (國務院令第423號)第二十七條規定,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將責令其改正,並處瞞報工資數額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罰款。

參保單位應以報盤方式申報繳費基數,社保經辦機構提供拷盤服務;社會保險費申報繳納A級信譽單位等社會保險誠信度較好的參保單位可實行繳費基數網上申報。自由職業者於7月1日起到繳費銀行進行繳費基數申報,當年不申報,銀行不予扣款,已參加醫保的就會中斷繳費,將會影響其個人享受醫療保險待遇。

新標準

(圖)社保繳費基數社保繳費基數

2009年度在職職工、個人存檔者及農民工的各項社會保險繳費工資基數和繳費金額確定。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昨天發出通知,由於2008年全市職工年平均工資同比上漲4848元,參加本市社會保險的各類人群和單位將按照新的繳費工資基數繳納社會保險費。

根據市統計局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08年本市職工年平均工資為44715元,與2007年職工平均工資39867元相比增長了4848元。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對2009繳費年度各項社會保險繳費工資基數和繳費金額進行統一。凡以本市上一年職工月平均工資作為繳費基數的,其繳費工資基數為3726元;凡是上一年職工月平均工資收入超過本市上一年職工月平均工資300%的,其繳費工資基數為11178元;以本市上一年職工月平均工資的70%、60%、40%作為繳費基數的,其繳費工資基數為2608元、2236元、1490元;本市和外埠農民工的養老保險、失業保險繳費基數按上年度本市職工最低工資標準確定,其繳費工資基數為800元。

通知還公布了個人委託存檔的靈活就業人員繳納各項社會保險月繳費金額:個人委託存檔人員基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以本市上一年職工月平均工資為繳費基數的,月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745.2元、失業保險費44.71元;以本市上一年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作為繳費基數的,月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447.2元、失業保險費26.83元;以本市上一年職工月平均工資的40%作為繳費基數的,月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298元、失業保險費17.88元。個人委託存檔人員的醫療保險:不享受醫療保險補貼人員的個人月繳費為182.56元,其中基本統籌169.52元、大額互助13.04元;享受醫療保險補貼人員的個人月繳費為26.08元,其中基本統籌13.04元、大額互助13.04元。

社保繳費基數今年上調404元

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公布了《關於統一2009年度各項社會保險繳費工資基數和繳費金額的通知》 ,今年各項社保繳費基數將隨職工年平均工資調整,由去年的3322元調整為3726元,上調了404元。同時還明確了本市和外埠農民工以及個人委託存檔的靈活就業人員的繳費標準。

享社保定額補貼80元/月

(圖)社保繳費基數社保繳費基數

登記失業人員、進城務工農村勞動者、未就業的高校畢業生參加職業培訓的,根據其參加培訓和就業狀況,可向批准該定點培訓機構的勞動保障部門申請職業培訓補貼。

福建省財政廳、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聯合下發《關於就業專項資金使用管理及有關問題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福建省就業困難人員靈活就業後,將享受到財政每月80元的社會保險定額補貼,其中,基本養老保險費每人每月55元、基本醫療保險費每人每月25元。

《通知》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在同級財政預算中要安排就業專項資金用於促進就業工作,專項資金涉及職業介紹、職業培訓、公益性崗位、職業技能鑑定、特定就業政策、社會保險補貼、小額貸款擔保基金和小額(擔保)貸款貼息等。

就業困難人員靈活就業後,向街道(社區)申報就業,並以個人身份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就可獲得一定數額的社會保險補貼。補貼資金由省和設區市、縣(市、區)財政按財力狀況和比例共同分擔,標準一定三年。

《通知》明確,經核准,職業培訓補貼資金直接支付給申請者本人。每人每年只能享受一次職業培訓補貼,不得重複申請。可探索以培訓券或代金券培訓試點。

按規定,培訓職業(工種)按技能鑑定A、B、C三類標準確認。A類標準600元,B類標準500元,C類標準400元。實際培訓金額低於上述標準的,按實際培訓金額作為培訓補貼標準。

當然,參加職業培訓最終是實現就業。為此,《通知》規定,以上三類人員,參加培訓後,取得福建省職業培訓結業證書(職業資格證書),6個月內沒有實現就業的,按最高不超過職業培訓補貼標準的60%給予補貼;對6個月內實現就業的,按職業培訓補貼標準的100%給予補貼。

通知》還特別提出,對本省農村應屆初高中畢業生未能繼續升學的人員(農村“兩後生”)開展勞動預備制培訓。在技工學校培訓時間滿一個學期的,每人每次按1800元的標準給予補助。對培訓時間未滿一個學期即就業的,按實際就讀時間,按比例給予補助。

計算方法

社會保險是我國一項基本的保障政策,一直都受國家的重視,國家會根據實際情況來調整社保繳納基數。有很多的社保人員不知道社保繳納基數如何計算?針對這個問題,下面小編將為大家介紹社保繳納基數的計算方法。
計算方法
一般以上一年度本人工資收入為繳費基數。
(1)職工工資收入高於當地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300%的,以當地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的300%為繳費基數;
(2)職工工資收入低於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60%的,以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的60%為繳費基數;
(3)職工工資在300%—60%之間的,按實申報。職工工資收入無法確定時,其繳費基數按當地勞動行政部門公布的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為繳費工資確定。
每年社保都會在固定的時間(3月或者7月,各地不同)核定基數,根據職工上年度的月平均工資申報新的基數,需要準備工資表這些證明。

相關政策

關於啟用2014年度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繳費基數的通知
根據《浙江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關於發布2013年全省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的通知》(浙人社函[2014]43號)精神,2013年我省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含私營經濟單位的全社會單位)為44513元。
按照《浙江省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條例》和《嘉興市本級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暫行辦法》的規定,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月繳費基數,低於上一年度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60%的按照60%確定,即2225元,高於300%的按照300%確定,即11130元。調整後的月繳費基數除繳費基數下限(2225元)外,其餘全部採用四捨五入的方法,個位數為零(如月平均工資為3001元,啟用為3000元;月平均工資為4006元,啟用為4010元)。從6月起啟用。
新基數啟用後,養老保險補繳的標準根據有關檔案要求作相應調整。補繳2010年至2013年的比例為22%,月補繳金額為816元;補繳2009年的比例為23%,月補繳金額為853元;補繳2008年及以前年度的比例為28%,月補繳金額為1039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