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物晶體的斷裂面

具有這類鍵能的礦物表面,其表面鍵能的不飽和程度高,為強不飽和鍵。 這類礦物的表面不飽和程度較低,為弱不飽和鍵。 礦物破碎時,斷裂的是鍵。

定義

用浮選法分離礦物,首先必須進行破碎磨礦,使礦石中的礦物達到或接近單體解離。礦物晶
體受到外力作用破碎時,將沿著晶體結構中鍵合力最弱的脆弱面斷裂。嚴格沿著一定結晶方向裂成光滑面成為解理,礦物表面稱解離面,不按一定結晶方向裂成不規則的各種凹凸不平的礦物表面成為斷面。二者合稱為礦物晶體的斷裂面。而實際生產中,礦物的結構並不是單一典型的晶體結構,礦物的斷面往往都比較複雜。

實際舉例

單純離子晶格斷裂時,常沿著離子界面斷裂。如:岩鹽(NaCL)。共價晶格的可能斷裂面,常是相鄰原子距離較遠的層面或鍵能較弱的層面。典型的層片結構石墨(C)、輝鉬礦(MoS2)沿層片間斷裂。

分類

1、較強的離子鍵或原子鍵。具有這類鍵能的礦物表面,其表面鍵能的不飽和程度高,為強不飽和鍵。
2、較弱的分子鍵。這類礦物的表面不飽和程度較低,為弱不飽和鍵。礦物表面極性和化學活性較弱,對分子的吸引力和偶極作用較小。

對可浮性的影響

礦物破碎時,斷裂的是鍵。由於礦物內部離子、原子或分子仍相互結,鍵能保持平衡;而礦物表面層的離子、原子或分子朝向內部的一端,與內部有平衡飽和鍵能,但朝向外面的一端,鍵能卻沒有得到飽和(或補償)。即不論晶體的斷裂面沿什麼方向發生,在斷裂面上的質點均是不飽和鍵。根據斷裂位置不同,鍵力的不飽和程度不同,也就是說,礦物表面的不飽和鍵有強弱之分。礦物表面的這種鍵能不飽和性,決定了礦物表面的極性和天然可浮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