磺醯胺酸

2.對環境的影響: 5.環境標準: 防護服:穿相應的防護服。

1.物質的理化常數:
國標編號 81506
CAS號 5329-14-6
中文名稱 氨基磺酸
英文名稱 Sulfamic acid;Amidosulfonic acid
別 名 磺醯胺酸
分子式 H3NO3S;H2NSOOOH 外觀與性狀 白色結晶體,無臭無味
分子量 97.09 沸 點 209℃
熔 點 205℃ 溶解性 溶於水、液氨,不溶於乙醇、乙醚,微溶於甲醇
密 度 相對密度(水=1)2.13;相對密度(空氣=1)3.3 穩定性 穩定
危險標記 20(酸性腐蝕品) 主要用途 作為酸鹼滴定的基準試劑,也用作除草劑、防火劑、紙張和紡織品的軟化劑及有機合成
2.對環境的影響: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徑:吸入、食入、經皮吸收。
健康危害:吸入本品對上呼吸道有刺激性。皮膚或眼接觸有強烈刺激性或造成灼傷。口服灼傷口腔和消化道。
二、毒理學資料及環境行為
危險特性:受熱分解,放出氮、硫的氧化物等毒性氣體
燃燒(分解)產物:氧化氮、硫化物。
3.現場應急監測方法:
4.實驗室監測方法:
某些有機酸的碘量微量間接測定法[刊,英]/Pateria M.G.;Verma R.M.//J.Indian Chem.Soc.-1982(1984公布),59(10).-1203~1204 《分析化學文摘》1986.2
5.環境標準:
6.應急處理處置方法:
一、泄漏應急處理
隔離泄漏污染區,周圍設警告標誌,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學防護服。不要直接接觸泄漏物,在確保全全情況下堵漏。避免揚塵,小心掃起,置於袋中轉移至安全場所。也可以用大量水沖洗,經稀釋的洗水放入廢水系統。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無害處理後廢棄。
二、防護措施
呼吸系統防護:可能接觸毒物時,應該佩帶防毒口罩。
眼睛防護: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
防護服:穿相應的防護服。
手防護:戴防化學品手套。
其它:工作後,淋浴更衣。單獨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後再用。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
三、急救措施
皮膚接觸:立即用水沖洗至少15分鐘。若有灼傷,就醫治療。
眼睛接觸:立即提起眼瞼,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至少15分鐘。
吸入: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必要時進行人工呼吸。就醫。
食入:誤服者立即漱口,給飲牛奶或蛋清。就醫。
滅火方法:霧狀水、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