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子潭水庫

磨子潭水庫,控制流域面積570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17.6秒立米,設計洪水流量7250秒立米,總庫容3.39億立米,設計灌溉面積660萬畝,裝機容量1.6萬千瓦。

簡介

磨子潭水庫的建設地點在安徽霍山,控制流域面積570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17.6秒立米,設計洪水流量7250秒立米,總庫容3.39億立米,設計灌溉面積660萬畝(與響洪甸、佛於嶺兩水庫聯合運用),裝機容量1.6萬千瓦。
主壩壩型為混凝土雙支墩壩,最大壩高82 米,壩頂長度331米,壩基岩石為片麻岩,壩體工程量29.4萬立米,主要泄洪方式為岸邊溢洪道。

除險加固

磨子潭水庫位於安徽省霍山縣,水庫樞紐工程屬二等工程,其永久性主要建築物屬2級。水庫大壩為混凝土大頭壩,總庫容為3.47億m3,最大壩高82m,電站裝機16MW。磨子潭水庫與佛子嶺、響洪甸水庫聯合運用承擔淠河灌區660萬畝農田灌溉用水以及六安、合肥兩市工業、生活的補充供水任務。大壩自1958年建成後,運行初期垛牆縱向施工縫幾乎全部開裂。目前大壩裂縫共有305條,其中上游壩面裂縫114條,下游壩體裂縫191條。
此次水庫除險加固工程總投資9970萬元,工期為30個月,主要項目有攔河壩、壩身加固、大壩基礎處理、老泄洪隧洞改建、新建一個泄洪隧洞、金屬結構更新改造和管理設施改建等。水庫正常運用洪水標準為100年一遇。工程建成後,磨子潭水庫近期防洪能力要求達到1000年一遇,遠期(白蓮崖水庫興建後)水庫各泄洪設施不控制運用,水庫校核防洪標準將達到5000年一遇

水庫歷史

水庫於1956年9月動工興建,1958年6月竣工,它是一座防洪為主,結合灌溉、發電的綜合利用水利工程。水庫控制流域面積570平方公里,多年平均降雨量為1527毫米,多年平均徑流量入為5.77億立方米。1969年7月14日,水庫為配合下游佛子嶺水庫錯峰,攔洪水位較高,後因關鍵時間斷電而又無後備電源,導致洪水漫壩,持續近5小時,最大漫水深度達0.49米。

旅遊資源

磨子潭水庫,大壩高85米,雄偉壯觀,平湖面積15000畝,上游東西兩河之間有一座崔嵬嵯峨、高聳雲際的山峰仙女台,山頂山岩崢嶸,怪石嶙峋,奇特多姿;下映磨子潭深淵,翠影含黛,風景旖旎。這裡地處大別山腹地,群山綿亘,奇峰迭出,峰巒峻秀,林木蔥蘢,茶園成片,翠竹連綿,洞天福地,山水迷人,景點遍布,風景如畫,是集觀光、休閒、度假、避暑、探險等功能於一體的湖泊、山嶽綜合型風景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