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星體

美國與澳大利亞的科學家們近日宣稱,他們在外太空發現了一顆非常奇特的星星,這顆屬於“磁星體”的星星距離地球約1萬光年,可以發出非常有節律的“心跳聲”,顯得格外與眾不同。 研究小組的科學家們表示,通過架設在澳大利亞東部地區的帕克斯(Parkes)射電望遠鏡,他們在距離地球約1萬光年的外太空發現了一顆名為“磁星體”的奇特巨星。 科學家們說他們是在長期的觀察過程中無意發現這一現象的,而在此之前,人類從來沒有發現過“磁星體”會產生無線電脈衝。

美國與澳大利亞的科學家們近日宣稱,他們在外太空發現了一顆非常奇特的星星,這顆屬於“磁星體”的星星距離地球約1萬光年,可以發出非常有節律的“心跳聲”,顯得格外與眾不同。
在最新一期的美國《自然》雜誌上,美國與澳大利亞的一個研究小組聯合公布了他們的這一新發現。研究小組的科學家們表示,通過架設在澳大利亞東部地區的帕克斯(Parkes)射電望遠鏡,他們在距離地球約1萬光年的外太空發現了一顆名為“磁星體”的奇特巨星。這顆星星周圍具有非常強烈的磁場,並且不停地在向外界發射著獨特的電磁脈衝,有如人類的“心跳聲”。一般情況下,人們不會去刻意收聽來自太空的無線電波,因為大多數星星的電波聽起來只是單調的嘶嘶聲。但這顆星星卻與眾不同,它的無線電波收聽起來確實令人激動不已。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弗納多-卡米羅是該聯合研究小組的負責人,成員包括哥倫比亞大學天文學系、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美國射電天文台等機構。研究小組的科學家們發現,這顆磁星體的“心跳”聲每隔5.54秒鐘就會發射一次。隨著這顆星體不停的轉動,它就會向外太空不停地傳送無線電波束,當電波的傳播路徑碰到地球的時候,就會產生一種尖銳的脈衝。科學家們說他們是在長期的觀察過程中無意發現這一現象的,而在此之前,人類從來沒有發現過“磁星體”會產生無線電脈衝。
弗納多-卡米爾教授稱,天文學界普遍認為,“磁星體”是巨大的恆星爆炸後的殘留物。在整個銀河系中,人們目前知道的“磁星體”只有十幾個,它們之所以能夠被人類發現,是因為它們周圍有著特彆強烈的磁場。典型脈衝星的磁場比地球的磁場強度要高出約十億倍,但是“磁星體”的磁場強度卻比脈衝星的磁場還要高出數百倍。在如此強烈的磁場環境下,如果你站在距它1000公里的地方,地球上的任何生物都會被電磁波烤熟。如果地球從“磁星體”附近經過的話,地球上的所有的生物將被徹底滅絕。科學家們相信還會有更多的“磁星體”將被發現,對它們的進一步觀測和研究將有助於解釋這類星體在恆星生命周期中所扮演的角色。
弗納多-卡米爾教授說,“據我們估計,在大約十顆超新星的爆炸過程中,就會有一顆可能成為磁星體,而不是一般的中子星或脈衝星。磁星體是目前外太空中電磁強度最強烈的星體。”
位於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州的帕克斯射電望遠鏡是南半球最大的望遠鏡,它可以非常清楚地觀測南半球整個天空。1969年,澳大利亞帕克斯望遠鏡曾經將人類首批登月的照片成功地傳回到了地面。1998年12月至2000年8月,澳大利亞的科學家們使用帕克斯64米口徑射電望遠鏡和澳大利亞密集陣列望遠鏡收集到了銀河系平面第四象限內關於中性氫的全部數據。通過這些數據,澳大利亞科學家成功地繪製出了銀河系中氫氣的分布圖,並據此發現了新的銀河旋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