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動勢

磁動勢

磁動勢的標準定義是電流流過導體所產生磁通量的勢力(force),是用來度量磁場或電磁場的一種量,類似於電場中的電動勢或電壓。它被描述為線圈所能產生磁通量的勢力,這樣科學家就能夠用它來衡量或預見通電線圈實際能夠激發磁通量的勢力。此外,永久磁鐵也會有磁動勢。

簡介

磁動勢

產生磁動勢的根本原因是電流。通電線圈產生的磁場,電流越大,磁場越強,磁通越多;通電線圈每一匝都要產生磁通,這些磁通彼此相加,線圈匝數越多,磁通也越多。因此,線圈產生磁通的數量,隨著線圈匝數和通過的電流的增大而增大。即通電線圈產生的磁通Φ與線圈的匝數N和線圈中所通過的電流I的乘積成正比。

通過線圈的電流I與線圈匝數N的乘積,稱為磁動勢,也叫磁通勢,用符號Em表示,單位是安培(A),用公式表示為:Em=NI

1公式

編輯一、F=Φ·Rm,Φ=B*S(S為與磁場方向垂直的平面的面積),Rm=L/μA(L表示磁路長度,A表示磁路橫截面積)。二、F = N·I,N表示線圈匝數,I表示線圈中的電流大小。三、F = H·L,(H為磁場強度,與磁密度B和磁路材料等有關) L表示磁路長度。公式一:作用在磁路上的磁動勢 F 等於磁路內的磁通量 Φ 與磁阻Rm的乘積。公式二:通電線圈產生的磁動勢 F 等於線圈的匝數 N 和線圈中所通過的電流 I 的乘積,也叫磁通勢,磁動勢F的單位是安培(A)。公式三:F 是磁場強度H在磁路L上的積分。感應電機的磁動勢為:N-繞組匝數,單位為次數(turns)

公式一又被稱為霍普金斯定律或磁路歐姆定律.2單位編輯安培-匝數(At), 國際單位制。代表一匝導線線圈流過1安培電流時所產生的磁勢。吉伯 (gilbert 或Gi),是IEC1930 提出的單位。屬於厘米-克-秒制中的磁動勢單位。與安培-匝數定義不同,是一個比安培-匝數稍小的單位。這個單位是以英國物理學家和哲學家威廉·吉爾伯特 (1544–1603)的名字命名的。

電力通論

▪電 ▪電荷 ▪靜電學 ▪電子 ▪離子
▪空穴 ▪自由電荷 ▪束縛電荷 ▪空間電荷 ▪載流子
▪電中性 ▪線電荷密度 ▪面電荷密度 ▪體電荷密度 ▪電場
▪電場強度 ▪靜電場 ▪靜電感應 ▪均勻電場 ▪交變電場
▪電通密度 ▪電通[量] ▪力線 ▪電位 ▪電位差
▪等位線 ▪等位面 ▪地電位 ▪電壓 ▪等位體
▪電壓降 ▪電動勢 ▪反電動勢 ▪電介質 ▪[介]電常數
▪[絕對]電容率 ▪相對電容率 ▪電極化 ▪電極化強度 ▪剩餘電極化強度
▪電極化率 ▪電極化曲線 ▪電偶極子 ▪基本電偶極子 ▪電偶極矩
▪電滯 ▪電滯回線 ▪電致伸縮 ▪電流 ▪傳導電流
▪運流電流 ▪離子電流 ▪位移電流 ▪全電流 ▪極化電流
▪庫侖定律 ▪高斯定理 ▪磁學 ▪磁場 ▪磁場強度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