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捕裝置

碳捕裝置

2009年10月末,美國西維吉尼亞的一家燃煤電廠,正式啟用全球最大型的碳捕裝置,預料每年能最少捕碳及儲蓄10萬公噸,占總排放量約1.5%。

簡介

2009年10月末,美國西維吉尼亞的一家燃煤電廠,正式啟用全球最大型的碳捕裝置,預料每年能最少捕碳及儲蓄10萬公噸,占總排放量約1.5%。

背景

美國啟用全球最大型的碳捕裝置,預料每年能最少捕碳及儲蓄10萬公噸,占總排放量約1.5%美國啟用全球最大型的碳捕裝置,預料每年能最少捕碳及儲蓄10萬公噸,占總排放量約1.5%

當前(2009年)全美有1500家燃煤發電廠,在對抗全球變暖的呼聲下,這些電廠正面對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法例和財政壓力,新的碳捕科技幫助燃煤電廠能繼續生存。

歐巴馬政府也明確的表示支持研發更環保的煤,作為氣候轉變計畫的一部分,並撥款34億美元(約263.5億港元),研究碳捕與保存科技。

作用

法國阿爾斯通公司在mountaineer電廠安裝大型碳捕裝置,將捕捉的二氧化碳液化,以每小時5.5公噸的速度,保存到2.1公里深處地底的含水土層,預料每年可捕碳10萬公噸,占總排放量約1.5%。

MOUNTAINEER電廠每年生成電力1300百萬瓦特,在這新科技下,現存的燃煤發電廠能夠減低排放量,達至將來生效的減排法例要求。擁有該電廠的美國電力公司表示,這是科技路線圖的一個開始,煤將持續成為全球能源的一部分。

開發亞洲市場

法國阿爾斯通公司表示,有關裝置的規模可以加大,適用於現代燃煤發電廠,減少排放二氧化碳,當氣候轉變法例生效,徵收碳稅時,便能為電廠老闆省錢。該公司預期,從現在到2030年間,發電廠的數目將會倍增,特別是亞洲地區,而大部分都會以煤發電,鑒於所有燃煤電廠都須要配備碳捕與保存設施,該公司特別放眼於中國印度等新興市場。

批評聲音

有批評指,有關科技只是延長燃煤發電大規模破壞環境的壽命,而且分薄研發環保能源或再新能源的資金。有環保組織更指,新裝置把液態二氧化碳儲於地底,或導致地震活動增加和污染水源。

中國相關

CCS技術示意圖CCS技術示意圖

2009年10月22日,CCS技術(碳捕集與存儲技術)——未來的清潔煤技術國際研討會上,來自國際能源署的專家安迪・敏慶納表示,可用化學方式將二氧化碳捕集起來,埋到800米以下地層,以減少二氧化碳排放。

英國正在試驗CCS技術,從排放源上減少火電站(廠)的二氧化碳排放。安迪形象地說,比如在火電站的排煙管道內設吸收劑,利用化學反應,像海綿一樣將二氧化碳吸進來,然後再在高溫下將二氧化碳排到一個固定裝置中,加壓成液化二氧化碳狀態,最後通過管道埋存到很深的地下。

據悉,合川雙槐電廠將建成中國的西南地區首個、同時也是全國最大的碳捕集裝置。目前(截止2009年11月4日)該裝置正在調試中,2009年年底準備投用,每年將吸收1萬噸二氧化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