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捕獲

碳捕獲與封存(Carbon Capture andStorage,簡稱CCS)是指將大型發電廠、鋼鐵廠、化工廠等排放源產生的二氧化碳收集起來,並用各種方法儲存以避免其排放到大氣中的一種技術。CCS技術包括二氧化碳捕集、運輸以及封存三個環節,它可以使單位發電碳排放減少85%-90%。

新技術

碳捕獲是世界已開發國家在環保方面的一項新技術,主要是指將二氧化碳捕獲後,存放在地下或海底里.如英國2009年能源和氣候變化部提出了一個新計畫,在全球範圍內大力推廣碳捕獲技術.據專家估計,如果全面套用,可以使人類減排成本降低30%.英國在國內建設四座規模宏大的碳捕獲和儲存示範工程,並規定新建煤電廠至少須有25%的產能安裝捕獲設施,凡不具備碳捕獲能力的煤電廠都應關閉.美國也研製了將二氧化碳封存在水泥中的新技術.我國目前正在積極研發和推廣這方面的技術.

目前發展

2012年5月7日,歐盟重點支持的世界最大的碳捕獲與封存示範工程在挪威蒙斯塔德(Mongstad)建成。該項工程於2007年開工興建,總投資10億美元,由挪威政府提供資金支持,設計能力為年捕獲CO210萬噸。
新落成的CCS工廠與兩個大型的CO2生產源相毗鄰:280兆瓦熱電廠和年產1000萬噸的石油冶煉廠,兩廠年CO2捕獲合計10萬噸。挪威的CCS廠將在工廠化層面驗證兩項CO2後燃燒捕獲技術(Post Combustion Carbon Capture Technology),即:法國阿爾斯通公司(Alstom)的冷氨工藝技術,挪威安蜝公司(Aker)的胺氣體淨化脫硫技術。如果驗證結果安全、高效,將在相關產業領域大規模推廣套用。
在歐洲主權債務危機以及財政緊縮的背景下,歐洲其他地區的CCS設施由於資金緊缺相繼停工,唯有挪威的CCS項目得以正常運行。參加項目落成儀式的歐盟能源委員奧廷格(OETTINGER)對此深表讚賞。他強調說:“這項工程對歐洲發展碳捕獲與封存技術是一個重要里程碑,將對歐洲推廣套用碳捕獲與封存技術帶來新的動力”。

2015年11月4日,歐盟發布的一份研究顯示,一種新的移動碳捕獲技術能夠每天從一座波蘭燃煤電站消除1000千克二氧化碳。這種新的移動碳捕獲技術對於燃煤電站最有效,並能夠在已有發電裝置中安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