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X射線調製望遠鏡衛星

硬X射線調製望遠鏡衛星

硬X射線調製望遠鏡衛星是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2017年發射的首顆中國自主研發空間X射線天文衛星,可觀測黑洞、中子星、超新星爆發等。2017年6月15日11時整,中國第一顆空間X射線天文衛星——硬X射線調製望遠鏡(Hard X-ray Modulation Telescope)衛星成功發射。

基本信息

基本構造

硬X射線調製望遠鏡衛星活動調研現場硬X射線調製望遠鏡衛星活動調研現場

HXMT衛星總重量2500kg,運行在550km、傾角43度的近地圓軌道上,設計壽命為4年,主要包括有大天區掃描、定點、小天區掃描和新增的伽馬射線暴監測的工作模式。

其上搭載了四種有效載荷:高能X射線望遠鏡(HE)、中能X射線望遠鏡(ME)、低能X射線望遠鏡(LE)和空間環境監測器(SEM)。

2017年計畫發射“硬X射線調製望遠鏡衛星”,可觀測黑洞中子星、超新星爆發等。這是中國自主研發的第一顆空間X射線天文衛星。“硬X射線調製望遠鏡衛星”通過探測大批超大質量黑洞和其他高能天體,研究宇宙X射線背景輻射的性質。

主要用途

可觀測天體1~250keV能量範圍的X射線/硬X射線,並監測200keV-3MeV的硬X射線/軟伽馬射線爆發現象,是中國空間科學研究領域新的里程碑。

主要工作模式包括巡天觀測、定點觀測和小天區掃描模式。

衛星發射入軌後,將開展四個方面的空間探測活動:一是將對銀道面進行巡天觀測,發現新的高能變源和已知高能天體的新活動;二是通過觀測和分析黑洞、中子星等高能天體的光變和能譜性質,加深對緻密天體和黑洞強引力場中動力學和高能輻射過程的認識;三是在硬X射線/軟伽瑪射線能區獲得伽馬射線暴及其它爆發現象的能譜和時變觀測數據,研究宇宙深處大質量恆星死亡以及中子星併合等導致的黑洞的形成過程;四是探索利用X射線脈衝星進行太空飛行器自主導航的技術和原理並開展在軌實驗。

研發單位

硬X射線調製望遠鏡衛星工程是由國防科工局和中國科學院聯合組織實施的空間科學項目。

衛星、運載火箭分別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研製,地面測控系統由西安衛星測控中心負責,中科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和高能物理研究所分別負責地面套用系統建設及衛星數據接收、處理、分發和科學套用。

發射升空

中國第一顆空間X射線天文衛星——硬X射線調製望遠鏡(HardX-rayModulationTelescope)衛星於2017年6月15日11時整成功發射。

科研意義

發射留念發射留念
硬X射線調製望遠鏡衛星,將實現寬波段大天區X射線巡天,具有獨特的觀測黑洞、中子星等高能天體多波段快速光變的能力,將加深對緻密天體和黑洞強引力場中動力學和高能輻射過程的認識,使中國高能天體物理觀測研究進入國際先進水平。

HXMT衛星在軌運行成功後預期能取得重要原創性的科學成果,如發現新的黑洞和中子星;可以對於黑洞、中子星的性質如中子星的磁場、質量,黑洞的質量、自轉等,給出新的測量結果,了解它們為什麼有各種各樣的活動性;以及預期每年能看到上百個伽馬射線暴等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