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醇

硫醇

有機化學中,將包含巰基官能團(-SH)的一類非芳香化合物稱為硫醇。從結構上來說,可以看成普通醇中的氧被硫替換之後形成的。除甲硫醇在室溫下為氣體外,其他硫醇均為液體或固體。低級硫醇一般有難聞的氣味,有毒。硫醇可由鹵代烷與硫氫化鈉起取代反應製得,可作藥物、解毒劑和橡膠硫化促進劑。

分子結構

硫醇中,硫原子為不等性 sp 雜化態,兩個單電子占據的 sp 雜化軌道分別與烴基碳和氫形成 σ 鍵,還有兩對孤對電子占據另外的兩個 sp 雜化軌道。由於硫的 3s 和 3p 軌道形成的雜化軌道比氧的 2s 和 2p 軌道形成的雜化軌道大,故 C-S 和 S-H 鍵分別比 C-O 和 O-H 鍵長。

在甲硫醇中 C-S 和 S-H 鍵鍵長分別為 0.182 nm 和 0.134 nm,都比甲醇中的 C-O 和 O-H 鍵長大。∠CSH 則為 96°,小於 ∠COH。

硫的電負性比氧小,所以硫醇的偶極矩也比相應的醇小。

化學性質

巰基是硫醇化學性質的主要體現。其中 S-H 鍵涉及硫較大的 3s/3p 組成的雜化軌道與氫較小的 1s 軌道成鍵,所以 S-H 鍵較弱,硫醇具有酸性。硫上還有孤對電子,所以巰基也可被氧化。

酸性

硫醇的酸性比相應的醇強,可溶於氫氧化鈉的乙醇溶液中生成比較穩定的鹽,通入二氧化碳又變回硫醇。硫醇可與一些重金屬鹽生成不溶於水的硫醇鹽,兩者軟軟相吸。許多重金屬離子在體內的毒性即是因為其可與生物分子的巰基結合。另一方面,也可利用硫醇(如二巰基丙酸)通過形成不溶沉澱的方法將重金屬離子從尿液排出,起到解毒作用。

強還原性

硫醇很容易被氧化。弱氧化劑(如空氣、碘、氧化鐵、二氧化錳等)即可將硫醇氧化為二硫化物。硫醇與二硫化物形成的氧還共軛對是生物體內的常見機制,如半胱氨酸-胱氨酸還氧對。生成的二硫化物中的二硫鍵在維持蛋白質空間結構方面有重要作用。

硫醇用強氧化劑(如高錳酸鉀、硝酸、高碘酸)氧化,經過中間物次磺酸、亞磺酸,最終生成磺酸。此法可用於脂肪磺酸的製備。

對硫醇催化加氫,可實現脫硫,產生相應的烴。石油煉製中的加氫脫硫即是基於此反應。石油中有少量硫醇,硫醇的存在不僅會使汽油具有令人討厭的氣味,還會在燃燒時轉變為有毒、腐蝕性的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

與醇的相似性

此外,硫醇還可發生一些與醇相似的反應,例如與羧酸生成硫醇酯,與醛、酮生成縮硫醛酮。後一反套用於在有機合成中保護羰基或除去羰基,或實現羰基的極性轉換。

實際套用

有些硫醇可作藥物、解毒劑和橡膠硫化促進劑,也可用作合成殺菌劑的原料。例如,2-巰基苯並噻唑可作橡膠的硫化促進劑;2,3-二巰基丙醇可作砷中毒的解毒劑;6-巰基嘌呤可治癌。

環境影響

人體危害

侵入途徑:吸入、食入、經皮吸收。

健康危害:本品主要作用於中樞神經系統。吸入低濃度蒸氣時可引起頭痛、噁心;較高濃度出現麻醉作用。高濃度可引起呼吸麻痹致死。中毒者可發生嘔吐、腹瀉,尿中出現蛋白、管型及血尿。

環境危害

急性毒性:LD50682mg/kg(大鼠經口);LC5011227mg/m4小時(大鼠吸入)。

危險特性:其蒸氣與空氣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熱極易燃燒爆炸。與氧化劑接觸會猛烈反應。接觸酸和酸霧產生有毒氣體。與水、水蒸氣反應放出有毒的或易燃的氣體。與次氯酸鈣、氫氧化鈣發生劇烈反應。其蒸氣比空氣重,能在較低處擴散到相當遠的地方,遇明火會引著回燃。若遇高熱,容器內壓增大,有開裂和爆炸的危險。

燃燒(分解)產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硫。

前蘇聯車間空氣中有害物質的最高容許濃度1mg/m。

監測方法

現場應急監測方法:攜帶型氣相色譜法

實驗室監測方法:

泄漏處理

人員處置

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安全區,並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切斷火源。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消防防護服。儘可能切斷泄漏源。防止進入下水道、排洪溝等限制性空間。

防護措施

呼吸系統防護:空氣中濃度超標時,應該佩戴自吸過濾式防毒面具(半面)。必要時,建議佩戴空氣呼吸器。

眼睛防護: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

身體防護:穿防靜電工作服。

手防護:戴橡膠手套。

其它:工作現場嚴禁吸菸。工作畢,淋浴更衣。注意個人清潔衛生。

急救措施

皮膚接觸:脫去被污染的衣著,用肥皂水和清水徹底沖洗皮膚。

眼睛接觸:提起眼瞼,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就醫。

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

食入:飲足量溫水,催吐,就醫。

滅火方法:儘可能將容器從火場移至空曠處, 噴水保持火場容器冷卻,直至滅火結束。處在火場中的容器若已變色或從安全泄壓裝置中產生聲音,必須馬上撤離。滅火劑:抗溶性泡沫、乾粉、二氧化碳、砂土。用水滅火無效。

污染物處理

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沖洗,洗水稀釋後放入廢水系統。

大量泄漏:構築圍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復蓋,降低蒸氣災害。用防爆泵轉移至槽車或專用收集器內,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

廢棄物處置

用焚燒法。焚燒爐排出的氣體要經過鹼溶液洗滌處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