砷酸鈉

砷酸鈉;原砷酸鈉;sodium arsenate
國標編號 61012
CAS號 15120-17-9
分子式 Na2HAsO4.12H2O
分子量 402.09
白色或灰白色粉末;沸 點 100℃/失12H2O;熔 點 86.3℃;溶解性:溶於水、甘油,不溶於乙醚,微溶於乙醇;密度:相對密度(水=1)1.752;穩定性:穩定;危險標記 13(無機劇毒品);主要用途:用作殺蟲劑、防腐劑,也作為農業資源研究等

對環境的影響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徑 :吸入、食入、經皮吸收。
健康危害 :口服砷化合物致急性胃腸炎、休克、周圍神經病、中毒性肝病,心肌炎,以及抽搐昏迷等,甚至死亡。大量吸入亦可引起急性中毒,但消化道症狀較輕。砷化鈉對眼、呼吸道及皮膚有刺激性。
慢性中毒:長期接觸砷化合物引起消化系統症狀,肝腎損害,皮膚色素沉著、角化過度或疣狀增生,多發性神經炎等。
二、毒理性資料及環境行為
危險特性:不燃。受高熱分解放出有毒的氣體。
燃燒(分解)產物:氧化砷、氧化鈉。
3.現場應急監測方法
4.實驗室監測方法
原子吸收法(EPA方法 7060、7061)
5.環境標準
前蘇聯 車間空氣中有害物質的最高容許濃度 0.04mg/m3【As】
美國 灌溉水有害臨界濃度 1.0ppm(水稻)

應急處理處置方法

一、泄漏應急處理
隔離泄漏污染區,限制出入。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觸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揚塵,用潔淨的鏟子收集於乾燥、潔淨、有蓋的容器中。大量泄漏:用塑膠布、帆布覆蓋,減少飛散。然後收集、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
二、防護措施
呼吸系統防護:可能接觸其粉塵時,必須佩戴頭罩型電動送風過濾式防塵呼吸器。緊急事態搶救或撤離時,建議佩戴空氣呼吸器。
眼睛防護:呼吸系統防護中已作防護。
身體防護:穿連衣式膠布防毒衣。
手防護:戴橡膠手套。
其它:工作現場禁止吸菸、進食和飲水。工作畢,徹底清洗。單獨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後備用。實行就業前和定期的體檢。
三、急救措施
皮膚接觸:脫去被污染的衣著,用肥皂水和清水徹底沖洗皮膚,就醫。
眼睛接觸:提起眼瞼,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就醫。
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
食入:催吐。洗胃給飲牛奶或蛋清。就醫。
滅火方法:消防人員必須穿戴全身專用防護服。滅火劑:乾粉、水、砂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