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格體

破格體
清代鄭燮以蘭竹草畫法下筆,以篆隸筆法摻入行草書。因隸書又稱“八分”, 而板橋書體介於楷隸之間,而隸多於楷,因此鄭板橋謔稱自己所創書體為“六分半書”。 鄭板橋常在同一書法作品中融納篆、隸、行、草、楷五體字形。他自創的這種非隸非楷、非行非草的書體, 鄭板橋又稱其為“破格體”,它算是板橋書體的別稱吧。鄭板橋的破格體書法,極其瀟灑自然,窮極變化,體現了別具一格的書法藝術形式美。鄭板橋的破格書體,是王獻之行草破體書法的創新發展。
竹蘭草法畫下筆,行草筆法摻篆隸。只因隸書稱八分,板橋書體融楷隸。
謔稱自創六分半,古篆行楷含隸趣。 同一作品融五體,破格字型創新意。
自然瀟灑藝術美,別具一格求奇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