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角鎮[廣東省清遠市清城區石角鎮]

石角鎮[廣東省清遠市清城區石角鎮]

廣東省清遠市清城區石角鎮是“魚米之鄉”、“三鳥之鄉”。石角是馳名省、港、澳的清遠雞、烏鬃鵝產地,紅煙、乳鴿、塘魚、蔗糖、優質糧等均有數量可觀的出產。石角鎮擁有豐富的旅遊資源,如山清水秀的清遠假日新世界,具丹霞地貌特徵的馬頭石自然景區,歷史悠久的九廳十八井,以及文筆塔等,這些旅遊資源獨具特色,各有千秋,使石角成為令人神往的旅遊觀光勝地。 石角鎮是廣東省重點工業衛星鎮之一。位於清遠市的最南端,地處清遠、廣州、佛山三市的交匯點,堪稱投資的“金三角”。海外華僑港澳同胞2萬多人,是清遠市重點僑鄉之一。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石角鎮清遠市轄鎮。在市境南部。清康熙中 葉在黃布大 燕村設石角圩,圩臨北江一尖角石頭,故名。鎮因圩名。1959年置石角公社,1986年設鎮。

經濟狀況

石角鎮 石角鎮

近年來,石角鎮以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為總目標、總任務統攬全鎮工 作全局,進一步解放思想,搶抓機遇,創新思路,與時俱進,積極實施市委提出的“南部帶動”戰略和“三化一園”戰略,以招商引資為龍頭,以工業發展為重點,全面推進全鎮經濟發展,促使兩個文明共同進步,實現經濟和社會協調發展。2004全年實現社會總產值18.7億元,同比增長77%;工農業總產值16.7億元,同比增長78%,其中工業總產值13.5億元,農業總產值3.2億元,分別增長1.15倍和3%;財政收入4713萬元,同比增長23%;完成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2.4億元,同比增長62%;農村人均純收入4272元,與去年持平。

經過近年的努力,產業結構不斷最佳化,第一產業得到鞏固提高,第二、三產業發展勢頭強勁,布局日趨合理,進一步向園區化和集約化發展。東南部有依山傍水,集休閒娛樂、旅遊度假多功能於一體的清遠假日新世界生態區,該區內的廣州後花園已接納遊客,各種景觀和娛樂設施不斷完善;清遠碧桂園已全面動工,一個多功能的高級綜合社區即將建成。西北部有占地3000多畝的工業小區,已有一批企業進駐,其中天生銅業有限公司投資2.5多億元,年產值達15億元。中北部有已開發的金角工業區、鳳凰工業區,並有大量可供開發的工業建設用地。中東部沿S269線基本形成五金回收加工走廊,是石角鎮納入園區發展的重點特色行業和產業升級的重要基礎。另外,還有遍布全鎮的各種"三高"農業基地60多個。

華僑之鄉

石角鎮 石角鎮

石角鎮是清遠著名的僑鄉。石角鎮有華僑華人、港澳台同胞21600多人,其中

華僑華人約1600多人,港澳台同胞約20000人。石角鎮華僑在世界各地分布較廣,主要分布在亞洲的日本、新加坡、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泰國,大洋洲的澳大利亞,歐洲的英國,北美洲的美國、加拿大、巴拿馬以及南美洲的特立尼達和多巴哥。 石角鎮的華僑華人在國外主要從事商業、飲食服務業及文化教育等行業,大部分處於創業階段或屬於工薪階層,但也不乏在政治上有影響經濟上有實力的海外重點人物,其中較為突出的是美國勞工部副部長莫天成先生、香港清遠商會現任會長劉衛平先生、香港清遠公會理事長李光先生等。他們除了在政治、商業上取得成就外,還回鄉辦企業。
早在1990年,由李光先生等牽頭在石角鎮興建的華僑賓館,是清遠市最早由港澳同胞開辦的賓館。劉衛平先生亦回鄉投資興建了龍城大酒店。
劉衛平、李光、梁定犀、鍾國榮、李就君、黃鴻等在石角鎮旅港同胞中有較高的威望,多次為家鄉的文化、教育、衛生事業建設捐資捐物。其中,梁定犀先生捐資190多萬元興建了梓琛中學 。
石角鎮全鎮共有僑屬、港澳台同胞家屬及歸僑,僑眷約10000人,其中歸僑及僑眷500多人,絕大多數為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歸僑。
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的迅速發展,石角鎮的歸僑僑眷大都過上了富裕的生活,但由於自然災害、疾病,年老等因素的影響,全鎮仍有個別歸僑、僑眷處於貧困狀態。政府正在積極組織各種社會力量和僑務資源,加大力度幫助歸僑、僑眷脫貧致富,解決他們的看病難,住房難、生活難等問題。

銅都之鄉

石角鎮 石角鎮

清遠石角2007年工業總產值超百億元(119億元),2008年預計突破200億元(230 億元),2009年將突破400億元,到2011年力爭突破1000億元大關,用3年時間建成廣東省工業強鎮和粵北第一鎮。清遠市清城區石角鎮正用一連串令人振奮的數字,展現她跳躍式發展的魅力與風采。

石角鎮扛著發展五金銅材的工業大旗,將一個“五金加工廠”強力打造成了“中國再生銅都”而蜚聲海外。“石角銅價抖一抖,倫敦銅價跟著發抖”(2006年廣州日報),這個“段子”的背後,折射的是清遠市石角鎮銅材在國內外銅材市場上的巨大影響力。

在以銅材產業為龍頭帶動全鎮工業發展的同時,工業反哺了農業、商業,並有力地促進了教育等社會事業的同步發展,這為石角贏得了全市鄉鎮建設中的八個“第一”打下了紮實基礎。

“中國再生銅都”產業鏈形成

把廢銅線放在送線輪中間,按下開關鍵,電機驅動刀片即開始工作,幾秒鐘,銅線和塑膠就自動分開。看著高度自動化的剝線機,石角鎮靈洲村的劉老闆興奮地告訴記者,現在拆解戶集中進園了,剝線都靠剝線機,不但拆解量提升,還可以充分回收廢塑膠,工作環境也乾淨整潔很多。

在石角鎮華清再生資源投資開發有限公司,像劉老闆一樣集中入園拆解廢銅的有147家,年拆解銅材的產量抵得上一座中型的銅礦。據了解,該公司將檔口租給擁有較先進機器設備的拆解戶,每個檔口大概1200平方米左右,每平方米年租金僅45元,並已包含了物業管理、污水和固定廢棄物處理費用等。

清遠市華清再生工業園 清遠市華清再生工業園

“入園的最大好處是解決了污染問題。”該公司企劃部經理李陽說,在園區內,公司興建了日處理污水能力2000噸的污水處理廠。據污水廠環境組主管歐釗明介紹,市環保局在該廠安裝了監測系統,通過無線連線,對排放園外的水進行實時監測。對於拆解廢銅造成的固體廢棄物,則直接外包給有資質的公司處理。李陽介紹說,該公司二期工程年底即可投入使用,三期工程建成後,該基地將占地萬畝,年拆解能力達到300萬噸 。

資源豐富

清遠石角馬頭石 清遠石角馬頭石

石角鎮是“魚米之鄉”、“三鳥之鄉”。鎮內氣候溫和、土地肥沃、雨量充沛。非常適合農作物生長。石角還是馳名省、港、澳的清遠雞、烏鬃鵝產地,紅煙、乳鴿、塘魚、蔗糖、優質糧等均有數量可觀的出產。此外,石角鎮擁有豐富的旅遊資源,如山清水秀的清遠假日新世界,具丹霞地貌特徵的馬頭石自然景區,歷史悠久的九廳十八井,以及文筆塔等,這些旅遊資源獨具特色,各有千秋,使石角成為令人神往的旅遊觀光勝地,堪稱美麗綠色詩景家院。

設施完善

石角鎮擁有發達的交通通訊網路。清三公路、原清廣公路以及水深開闊的北 江河貫穿全鎮東西南北,鎮內道路縱橫交錯,四通八達,水陸交通相當便利。 全鎮建有設施完善、功能齊全的郵電所三所,裝機容量達40000門,實現村村 通電話,可直撥國內外大中小城市。無線電通訊、尋呼業務也十分方便,全 鎮各地均可通手機、BB機且信號接收良好。供電供水設施也相當完善,建有 110千伏的變電站1個,全鎮農網改造已於99年全面完成,鎮自來水廠日供水 量達10000噸,較好地滿足城鎮居民及工業用水。

科教文衛

廣東清遠石角中心國小(省一級學校) 廣東清遠石角中心國小(省一級學校)

文教衛生及社會福利設施也得到進一步 加強,全鎮共有中學3所,其中梓琛中學(高中)石角一中,石角二中(國中)。全日制國小21所,幼稚園4所,適齡兒童均能就近入 學,其中鎮中心國小還被評為省一級學校,鎮成人文化技術學校,鎮成人文化 技術學校。鎮廣播站設施完善,有線電視用光纖傳輸訊號接收良好。鎮有一甲 (愛嬰)醫院1間,分院2間,鄉村衛生站分布在各村委會,敬老院1間,全鎮 共有228個村小組完成文明村創建,農村面貌有了很大改觀 。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

總人口 61425
31126
30299
家庭戶戶數 15766
家庭戶總人口(總) 56812
家庭戶男 28585
家庭戶女 28227
0-14歲(總) 15795
0-14歲男 8691
0-14歲女 7104
15-64歲(總) 39959
15-64歲男 20206
15-64歲女 19753
65歲及以上(總) 5671
65歲及以上男 2229
65歲及以上女 3442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53486

行政區劃

石角社區 石角城中社區 塘頭社區 興仁社區
黃布村 南村 靈洲村 新基村 塘基村 民安村 馬頭村 石岐村 七星村 田心村 沙坑村 沙步村 界牌村 回岐村 舟山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