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玉生

石玉生 (1366-1394),湖南寧遠縣石家洞人,生於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歿於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官至世襲參將(文職)。朱元璋特詔嘉獎,授石玉生參將銜,管理九溪十八洞四十八源瑤,子孫世襲罔替,進京面聖后,卒於京城,終年二十九歲。他的十世孫石佐善招撫瑤民有功於朝廷,朝廷旌表其世代忠烈,並永鎮瑤鄉。

石玉(1366-1394),湖南寧遠縣石家洞人,生於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歿於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官至世襲參將(文職)。
父文莊公,原籍江西省太和縣鵝頸塘,元末世亂,莊公招討立勛為都司,鎮守寧遠石溪及北部邊緣地區,於明洪武十七年(1384)逝世。玉生蔭襲父職,接任都司鎮守瑤民。
當時,元末逃軍杜回子由武崗潛入寧遠,當地漢族農民急起回響,並與奉虎晚領導的九疑山瑤民起義軍會合,隊伍號稱數萬。他們劫掠村落,到處騷擾百姓,肆意妄為,給地方造成嚴重的破壞。石玉生立即組織民眾進行抵禦,同時將瑤民反叛的訊息上報朝廷。朝廷命湖廣行省平章楊暻、左丞周德興移兵道州,又任命石玉生輔佐楊暻等人一併處理征剿事宜,重兵搜山堵剿、雖宵衣旰食、苦戰八年,仍未能徹底平定瑤民叛亂。
於是,石玉生建議朝廷轉變對瑤民的政策,恩威並濟,以招撫為主,並主動請纓與陳勒、湯勝晚等人去瑤地傳送政府招撫文書,在兇殘的瑤民反叛面前,他毫不畏懼。且為打消瑤民的顧慮,願意在瑤民與朝廷談判期間,以自己做為人質。在石玉生的勸導下,瑤族首領盤信、楊季等人出降,歷時八年的瑤民反叛事件最終得到和平解決。
為此洪武皇帝朱元璋特詔嘉獎,授石玉生參將銜,管理九溪十八洞四十八源瑤,子孫世襲罔替,進京面聖后,卒於京城,終年二十九歲。他的十世孫石佐善招撫瑤民有功於朝廷,朝廷旌表其世代忠烈,並永鎮瑤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