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梅衣

石梅衣

石梅衣,別名藻紋梅花衣,石衣、梅蘚,梅衣,乳花,石苔衣,地衣。生於岩石或落葉松,雲杉樹幹上。產於塔河,呼中等地。主要功能養血,明目,清熱解毒,止崩漏,利尿,補腎,壯筋骨。

石梅衣石梅衣

【中藥名】 石梅衣
【蒙藥名】 哈丹一哈嘎( 《蒙藥正典》 )
【別名】 石花、地衣、道日格
【學名】Parmelia saxatilis(L.)Ach.[梅衣科]

【形態特徵】

地衣體葉狀,近圓形或不整齊伸展,直徑達15厘米,邊緣深裂,裂片末端截形或尖銳,長0.5~4厘米,寬l~5毫米,上表面灰綠色至灰褐色,中央部分色暗,無光澤,邊緣具網狀白色的假杯點,裂芽多集中於中央,顆粒狀至圓柱狀,下表面黑色,周圍暗褐色,密生黑色不分枝的假根;子囊盤多,杯狀,老時盤狀,直徑1~7毫米,具短柄,果托具有白色網紋,邊緣幼時內卷,隨後縱裂,生裂芽,盤面黃褐色至暗褐色。化學反應:皮層,K+黃色;髓層,K+黃色→血紅色,C一,P+深黃色。

【生境】

生於樹幹或岩石薄土上。

【分布】

興安北部、興安南部。我國黑龍江吉林陝西浙江雲南西藏台灣日本蒙古俄羅斯歐洲

【產地產量】

呼倫貝爾盟(額爾古納左旗)、興安盟(科爾沁右翼前旗)。產量較多。

【入藥部分】

全草入藥。

【採集加工】

四季採收,除去雜質,洗淨泥土,曬乾備用。

【化學成分】

含有棕櫚酸油酸地衣酸硬酯酸山萮酸(Behenic acid)、荔枝素,3,5一二羥基甲苯等。

【性味功能】

中藥味甘,性寒。清熱利濕,養血明目,補腎益精,止崩漏。
蒙藥味甘、苦,性涼、燥。清熱,解毒,止吐,止瀉,開胃。

【主治】

中藥治淋證,小便熱痛,黃疸白濁白帶視物模糊,腰膝疼痛,牙痛崩漏;外用治皮膚瘙癢,腳癬,小兒口瘡,白癜風。
蒙藥治陳熱,毒熱,黃疸,“寶日”性腹瀉,嘔吐,噁心,頭痛。

【用量用法】

中藥10~15克,水煎服;外用適量,煎水洗患處。
蒙藥多配方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