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有

石有男,1946年5月出生,歷任黑龍江省樺川縣廣播電視局記者部主任、縣政協七、八屆委員、縣消聯理事、老科協廣電分會秘書長和北京《發現》雜誌副理事長。

基本信息

個人簡介

高中文化。68年6月樺川一中畢業參加工作已37載,37載生涯始終與文字為伍,是市縣知名的高產記者,業績報導已被十多部國家級大型名典和叢書收錄。父輩幾代為農,中學時代就比較勤奮地鑽研寫作,是樺川一中校刊《接班人》編輯,不僅以農家的樸素感情宣傳中學生新風,還孜孜以求地給省電台《中學生》節目及《黑龍江青年報》投稿,《樺川新聞》每周都有三四篇稿件發表。這樣上班的68年至73年,被縣廣播站和政治部宣傳組破格錄用做記者及專職通訊幹事。74年至88年的工業及商業部門工作,更加貼近生活,勤於筆耕,報導成果豐碩。每年對上宣傳在樺川縣36個部委辦局遙遙領先,不騎腳踏車,專靠鐵腳板的笨功夫拼寫改革開放的硬文章,十多年評為省台報《農村金融報》及佳市優秀通訊員,還代表樺川縣出席黑龍江在肇東召開的全省通訊工作現場會議,交流經驗受到表彰。

個人貢獻

本人列為市縣報導佼佼者的同時,更加苦鑽實幹地為黨的宣傳事業擂鼓助威。88年5月經上級考試審核,又從基層重返專業報導崗位。擔負縣台記者17年來每年上稿超百篇,曾3次創樺川廣電局新高,十多次評為全市優秀通訊員,樹為佳木斯地區“優秀新聞工作者”。雖然為天命和近花甲之年,但氣不餒勁頭更足,其中《奮進在黑土地上》、《萬里河畔稻花香》、《汗灑鄉郵路》、《風正一帆順》、《人大代表情懷》、《衝破樊篙天地寬》、《冷雲村紀實》等人物通訊、事件報導發表後,轟動市縣宣傳媒體。《進城西瓜遭哄搶》、《扣種箱的故鄉》、《廉政好帶頭人》等13篇事件報導和人物通訊評為市新協好新聞一等獎。《農家女重金面前不動搖》等還獲黑龍江廣電學會獎勵。《病殘人歡笑》、《平安村稀罕事》及《論新聞真假虛實》等同時入編北方文藝出版社新書,被省內優秀期刊《明鑑》雜誌刊用。沒進大學門檻而又老實巴交的高中生,憑韌性靠剛毅,不畏生活的周折,在子女多、身體不好和家有年逾古稀雙親的特殊困境之中,下鄉採訪從不偷閒,從不敗陣,陸續發掘《為了大地豐收》、《王貴抓保險》、《東安人鬧冬忙》、《西太平村奔小康》等有深意的新稿,對上報導成果豐碩,近些年又有《交通之家》、《扮艦視窗》等通訊為眾多讀者所青睞。發表過的60餘件精尖報導稿件都成功地弘揚主旋律,接觸到的百姓的熱難點問題。所以在樺川局首次破格晉中,各項社會兼職越乾越出色。八年評為政協“五好委員”,《開通多路微波重振事業雄風》等十多條提案評上政協優秀提案。許多幹部評價:“記者部主任是名,而老石更實,是我們擁護的好乾部、好記者、好委員”。至今《政協風采錄》、《中華英才大典》、《世界名人錄》、《愛國功臣大典》、《二十一世紀人才庫》等十多部國家級叢書和名典刊登過姓名和業績。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