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凍春

石凍春

《石凍春》,是漢語辭彙,拼音shí dòng chūn,是美酒名,在一千年就享有盛譽被人們公認為易得連宵醉、千缸石凍春。

基本信息

解釋

石凍春石凍春
石,石牛(石雕之牛);石人,石像(石雕的人像);石鯨(石雕的鯨魚);石璧(石雕的璧);石駝(石刻的駱駝);石犀(石刻的犀牛);石本(石刻的拓本);石碣(圓頂的石碑);石銘(刻有文字的碑石)。

凍是形聲字,為形,東為聲。意指感到寒冷或受到寒冷、液體或含水分的東西遇冷凝結(冰塊等)。

唐人呼酒為春(wine)。如:春杯(指酒杯);春台(飯桌);春酎(春酒。酎,醇酒,泛指酒)。

記載

唐李肇《唐國史補》卷下:“酒則有滎陽之土窟春,富平之石凍春,劍南之燒春。”唐鄭谷《贈富平李宰》詩:“易得連宵醉,千缸石凍春。”宋表臣《珊瑚鉤詩話》卷三:“酒有石凍春,富平﹝產﹞也。”明唐寅《言懷》詩之一:“山房一局金藤著,野店三杯石凍春。”亦省作“石凍”唐段成式《怯酒贈周繇》詩:“太白東西飛正狂,新芻石凍雜梅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