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井社區

石井社區

石井社區辦公用房面積382.29平方米,由政府出資購買,總計金額1338015.00元。石井社區行政管轄面積0.41平方公里,位於拓東路75號岔街集成廣場G段二層。

基本信息

石井社區石井社區
石井社區位於拓東路75號岔街集成廣場G段二層。社區辦公用房情況:辦公用房面積382.29平方米,由政府出資購買,總計金額1338015.00元。 石井社區行政管轄面積0.41平方公里,設有社區服務中心、老年活動室、文化室、圖書室、黨員活動室、警務室、調解室等設施。轄區內常住居民戶3538戶,總人口10711人,流動人口154戶,殘疾人103人,低保戶159人,60歲以上老年人1450人,有“城中村”1個,志願隊伍20支,582餘人,居民樓院22個。轄區內駐區公共單位主要有6家:雲南省電網公司、昆明市博物館、雲南省公路勘察設計院、雲南省交通科研所、雲南博源有限公司、雲南鹽化股份有限公司。有賓館及酒店2家。
石井社區位於石井鎮政府駐地東0.4公里處,以駐地命名。元、明、清屬四十三都,民國初為東西保,1943年屬石井鎮,同年又改為延平鄉轄。1949年解放後為成功鄉,1958年為石井大隊。1984年分為石井村委會、石井漁業村委會。1989年7月合併為石井街道居民委員會。
石井社區聚落分布在石井江西畔沿海平原。有石井、象形2個自然村。有1996戶8869人。其中僑屬1000多戶,4000多人,分為13個村民小組,面積15平方公里,省道201線從村中穿過。居民主要從事捕魚和搬運,有木船82艘。石井地理條件優越,石井港為天然良港,是南安市唯一的海運通道,也是閩台聯繫交往較為便捷的主要港區。主要企業——陸上有石材、針織、服裝、食品加工,陸上運輸、裝卸搬運、材料加工、服務業印刷、機械修配、製冰冷凍、油庫、商貿、海產品加工等,海上有——海洋捕撈業、養殖業等。
宋紹興十四年,置石井巡檢司,管理船舶出入口岸工作。鴉片戰爭後,石井成為五國通商口岸之一廈門港的重要後援港。光緒年間,石井客貨輪船走廈門、金門等地,在江內有白沙、東石、圍頭、安海等五渡。民國廿年(1931年),“石水蓮”公路開通,從此,石井水陸交通更為便捷。民國廿一年(1932年),民軍陳國輝在石井建鋼筋混凝土立式碼頭一座。
改革開放後,石井港煥發了生機活力。1992年闢為國家二類口岸和台輪停泊點。擁有五百至五千噸級貨物碼頭泊位5個,一千至三千噸級石油專用碼頭泊位5個和一座五百噸漁業碼頭。如今,石井港區頗具繁榮的碼頭群已經形成。2002年初,石井港被定為貨物直航金門和澎湖的港口。2006年6月8日,石井港客運金門直開通,這對推動兩岸經貿往來,促進對台交流,具有深遠的現實意義。
石井,是民族英雄鄭成功的故鄉。人傑地靈、鍾靈毓秀,不僅四季如春,風景旖旎,而且人文薈萃,古蹟盛存,宛如一顆璀燦明珠,鑲嵌在秀麗的東海之濱。有石井江景觀、海上視師石、靖海門、成功樓、中憲第、鄭成功紀念館、延平王祠。
在石井江沿岸景觀有“四海四陸”八奇:五馬朝江、白鶴飲泉、雙龜獻瑞、鯉魚吐珠、鰲頭獨占、三台高枕、玉印朝堂、石井流芳。“春夏秋冬晨午夕晚遠近內外”十二景:牛嶺春風、靖海潮湧、馬江秋渡、猴洞枯木、雄峰列襟、玉帶環沙、楊子夕照、煙樓晚翠、雙陽華表、吾山居口、萬頃朝宗、紫帽呈祥。
海上視師石是石井白鶴山麓頻海有塊鑿刻著“海上視師”的岩石。鄭成功曾在此操練水師。“海上視師”石上豎著一塊由宋進士呂大奎題書“石井”的石牌。早年石旁有一天然石井,石井地名由此而來。
靖海門是海防城樓遺址,門側立有明嘉靖年間鄭普所撰《平寇碑記》石碑。“成功樓”距靖海門有100米之遙,是明代抗倭的銃城。“海上視師石”、“成功樓”和靖海門同列為南安市文物保護單位。
歷經二百多年的清代中期建造的古民居“中憲第”,俗稱“九十九間”,總面積7780平方米,坐南朝北,四進,附設書院、演武廳、梳妝樓及花園。迄今主體建築尚基本完整。“中憲第”是鄭運錦在台灣置船經商發跡後,其長子鄭汝成誥封“中憲大夫”官銜而興建的。現列為省文物保護單位。
鄭成功紀念館坐落於鰲石山北麓,為三進宮殿式的建築。館內陳列鄭成功的玉帶、頭髮、龍袍碎片等真品。現已列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在館西側為鄭成功碑林,集國內外知名人士300多幅的題字,極具觀賞價值。開台聖王紀念堂(鄭成功廟)位於紀念館東側,系奉祀開台聖王鄭成功的主廟宇,其主殿宇面寬五間,硬山頂三重檐仿古建築。
延平王祠原是石井鄭氏家廟,人們為緬懷鄭成功的威風雄烈,將其改為延平王祠。廳中供奉鄭成功塑像,有“三世王爵”、“威風雄烈”等匾額和官階總錄。1996年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