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上流泉

石上流泉初見於明代的(1547)。存譜為八段。關於它的作者,有伯牙或劉涓子等說法,並不可信。樂曲表現了碧澗泠泠、枕流漱石的意趣。

《石上流泉》題解

《西麓堂琴統》:此亦伯牙所作。蓋其寓情山水,結盟泉石,恍若懸崖寒溜,跳珠瀑布,奪人心目。詳玩曲意,真天地同流之妙矣。

《杏莊太音續譜》:泉實而虛,石堅而空,清濁合之,自成宮商。昔人有採藥入山,忽聞琴聲者,穿松林出溪口,初微漸甚,行里許,見飛泉淙淙然石上流出,遂徘徊竟日不去,歸而象其音,乃為是曲。

《楊掄伯牙法》:曲以石上流泉名者,義雲奧矣。夫石靜似仁,泉動似智。泉動不撼靜,石靜不礙動。故宣尼談仁智取況山、水。斯曲也,當求之古樂行憂違其人者,彼膏肓泉石,何硜硜也。

《樂仙琴譜》:此曲石上流泉名者,蓋取石靜似仁,泉動似智,動不憾靜,靜不礙動,動而不括故樂,靜而有常故壽。非深得仁智者,其能知之。

《琴苑心傳全編》:按是曲,劉涓子作。曲以泉石名者,石靜似仁,泉動似智,泉動不礙靜,石靜不礙動,為斯曲者,其樂行憂違之志可想與。

《希韶閣琴譜集成》:此曲,戰國時齊人劉涓子作。此清羽之商音,當用變宮。

《雙琴書屋琴譜集成》:仲屏先生處存譜。此譜訛字甚多,待證。石上流泉,齊人劉涓子作。碧澗流泉,是宋朱紫陽作。丙戌三月清谼子注。

《醒心琴譜》:春秋伯牙所作。其曲寄情山水,結盟泉石,如懸崖寒流、跳珠瀑布,泉動石靜,自成其妙。夫石靜似仁,泉動似智。泉動不撼靜,石靜不礙動。仁智相輔,各得其所也。

《琴心直指》:與《醒心琴譜》同。

《石上流泉》後記

《琴學初津》:是曲,齊人劉涓子所作也。石上者,商音也。流泉者,羽音也。黃鐘商名大石調,羽屬水,即泉意也。曲中以商為韻,以羽起葉,泛音止調,首羽而韻商,蓋其取義如是,信不誣也。曲雖小,義有餘,足為師法,靜夜清彈,令人有枕漱石之想,而其起承轉合,抑頓挫,字字珠璣,熟玩其旨,他曲可以類推,琴譜旁註,惟五知齋有志輕重疾徐之節,今師其法而暢遠之,益見琴中微妙,庶學者亦可得其涯略矣。若雲先導,則吾豈敢!守一子拔。

《石上流泉》小標題

《西麓堂琴統》:一、溯源徂流;二、碧澗泠泠;三、松籟同音;四、虛窗靜聽;五、聲隨流轉;六、縈崖抱壑;七、浮泛飛花;八、枕流漱石。

《樂仙琴譜》:一、瀑布懸崖;二、松籟同音;三、碧澗泠泠;四、虛窗靜聽;五、聲隨流轉;六、縈崖抱壑;七、浮泛飛花;八、枕石漱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