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穗柯

短穗柯

短穗柯產海南西南部。生於海拔800-1 000米山地雜木林中。有高達15米、胸徑50厘米的大樹,生於岩石旁的常生成灌木狀,其葉片甚小,長3-4厘米,寬1-1.6厘米。

基本信息

物種名稱

中文名:短穗柯
拉丁名:LithocarpusbrachystachyusChun
別名:短穗石櫟、短穗椆
科名:殼斗科(Fagaceae)
屬名:柯屬(LithocarpusBl.)

形態特徵

喬木,高3-8米,芽鱗及嫩葉乾後常有暗褐色半透明油潤的樹脂,
短穗柯
短穗柯
小枝幹後暗褐色至褐黑色,皮孔稀少或不顯,枝、葉無毛。葉硬革質,卵形或卵狀橢圓形,長3-7厘米,寬1-3厘米,頂部短突尖或尾狀或長漸尖,端鈍或圓,基部有時一側稍偏斜,全緣,中脈在葉面凸起,側脈每邊7-10條,成長葉乾後暗棕色,葉背有蒼灰色緊實的蠟鱗層;葉柄長不超過1厘米。雄穗狀花序單穗腋生,少有2-4穗聚生,長3-5厘米,花序軸纖細,粗1-2毫米;雌花序軸長很少超過5厘米,有灰色氈毛狀鱗秕層;有花3-10朵,花單朵散生,基部有長約1毫米、結果時長4-7毫米的果柄,花柱3枚,長不及1毫米。殼斗淺碗狀或碟狀,高2-5毫米,寬10-15毫米,包著堅果的底部或約1/3,小苞片甚小或隱約可見的三角形,中部以下的常略連生成圓環,僅頂端鑽尖部分略明顯,堅果扁圓形或圓錐形,高10-14毫米,寬12-16毫米,頂端中央有明顯凸起的柱座,無毛,底部平坦,果臍凹陷,深約1毫米,口徑7-10毫米。花期10-11月或2月,果次年8-10月成熟。模式標本采自海南昌江(春舀嶺)。短穗柯[1]

產地生境

海南西南部。生於海拔800-1000米山地雜木林中。有高達15米、胸徑50厘米的大樹,生於岩石旁的常生成灌木狀,其葉片甚小,長3-4厘米,寬1-1.6厘米。

文獻來源

中國植物志第22卷,
48.短穗柯圖版41:9-13
LithocarpusbrachystachyusChuninJourn.Arn.Arb.28:230.1947;A.Camus,Chenes3:850.1954,Atlaspl.517,f.17-22.1948;海南植物志2:351.1965.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