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刺海膽

短刺海膽

短刺海膽是一種大型的海膽,成體的個體極大,殼體的直徑超過12公分以上,高度可達5~6公分。其體色及棘刺的顏色變異頗大,牠們的棘刺細而短,不易傷人。

短刺海膽短刺海膽(藍禮服)
短刺海膽生活於珊瑚區及礁右區,以大型的藻類及海草為食。也被稱作球海膽或圓海膽,有五到十個寬的紋理,通常為藍色黑色,刺是紅色、褐色或黑色的。這是一種很美麗的顏色搭配,使它看起來很“紳士”。遍布印度、西太平洋海域。

基本資料

短刺海膽馬糞海膽
名稱:短刺海膽(藍禮服)
英文名:PincushionUrchin,BlueTuxedo 
學名:Mespiliaglobulus
種屬:棘皮動物,海膽綱,海膽目,刻肋海膽科

名稱:白棘三列海膽
俗稱:短刺海膽(毛髮色)馬糞海膽
英文名:Sectorurchin
學名:Tripneustesgratilla
拉丁名:Hemicentrotuspulcherrimus
種屬:棘皮動物,海膽綱,海膽目,毒棘海膽科

形態特徵

短刺海膽馬糞海膽
是一種大型的海膽,成體的個體極大,殼體的直徑超過12公分以上,高度可達5~6公分。其體色及棘刺的顏色變異頗大,牠們的棘刺細而短,不易傷人。生活於珊瑚區及礁右區,以大型的藻類及海草為食。也被稱作球海膽或圓海膽,有五到十個寬的紋理,通常為藍色或黑色,刺是紅色、褐色或黑色的。這是一種很美麗的顏色搭配,使它看起來很“紳士”。

馬糞海膽則是殼堅固,半球形,直徑30~40厘米。反口面低,略隆起,口面平坦。步帶區與間步帶區幅寬相等,但間步帶區的膨起程度比步帶區略高,因而殼形自口面觀為接近於圓形的圓滑正五邊形。成體體表面大多呈暗綠色或灰綠色,殼面有棘,長5~6毫米,密生於殼的表面,棘的顏色變異較大,色澤以暗綠色居多,但灰褐、赤褐、灰白乃至白色的棘亦時有發現。大棘短而尖銳,密生在殼的表面,長度僅有5~6毫米。每片步帶板上生有大疣1個、中疣5~6個、小疣若干個。頂系隆起較低,第1眼板和第5眼板與圍肛部相接。生殖板及眼板上都密生著許多小疣。管足孔的排列方式為每4隊構成一個弧,管足內的骨片為C形。它是一種會偽裝的海膽,它們喜歡吃海藻,不像其他的海膽會挖洞,或只在晚上才出來找食物吃。馬糞海膽像一個流浪漢,在海底到處找海藻吃,沒有固定的家(洞)。它和其他海膽的另一個差別是沒有細長的尖刺,身上的短刺又對敵人起不了什麼作用。可是,馬糞海膽會把許多藻類背在身上,將自己偽裝成一業海藻,尤其是在白天。就好像作戰的士兵用樹葉偽裝起來,以免被敵人發現一樣。用海藻偽裝的另一個好處是:這些海藻有些是它的食物,當黑夜降臨時,可以用披在身上的「點心」先充充飢,恢復一下體力,再去找新鮮的海藻好好吃一頓。可是,在天亮之前,它絕不會忘記再將自己偽裝起來。所以,想看到它的真面目可不容易喔!

生存要求

水溫:24~27PH:8.1~8.4比重:1.020~1.025

習性

海膽的活動是藉助於管足和棘的運動在海底匍匐,因此運動速度比較緩慢,有時則以管足吸盤吸附於岩石上。整個白天,它都會躲在岩石里、縫隙中,或植物下面的沙底里;晚上,會出來進食躲藏處附近的藻類。屬於草食性。

分布

遍布印度洋西太平洋海域。

飼養

1.生態環境養殖海域水質清新,周圍無工業及生活污水污染;延伸海中200m均為岩礁底質,海底無淤泥和沙礫;淺海內海藻豐富,有海帶、裙帶、鼠尾藻、馬尾藻、石蓴等,也有野生刺參、鮑魚等,尤以海膽的分布最為豐富。水質標準屬國家一類海區標準,鹽度28‰~32‰,pH值7.8~8.4,水體透明度平均為160cm,年平均水溫為12.8℃,夏季近海岸海水錶層水溫最高可達24℃,水深7m~9m。潮汐屬正規半日潮或不正規半日潮混合型,平均大潮水位升141cm~314cm,平均小潮水位升119cm~239cm,近岸潮流多屬環岸流,流速適中,平均為0.35m/s~0.78m/s。氣候屬溫帶季風型海洋大陸性氣候,溫和濕潤,四季分明,年主導風向為北風及偏北風,歷年平均降雨量為737mm,年平均無霜期214天,年平均日照時間2960小時,最大凍土深度為5m。該海區內在幾年前開始連續投放石頭幾十萬方,增加了海洋動物的附著基,並且每年夏季組織相關人員清除海區內的敵害生物,為確保各類海洋動物有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和生存空間提供條件。
2養殖模式
(1)筏架設定採用海帶養殖使用的筏架,長度一般在65m~80m,筏架寬度5m左右。
(2)養殖器材小苗期(殼長1.5m以上)採用圓形暫養籠,直徑33cm,籠盤孔徑0.5cm,網目對角線小於1cm;中苗期(殼長3.0cm以上)養成籠規格同小苗暫養籠,網目對角線小於2.5cm。
3.苗种放養在馬糞海膽養殖生產中,要緊緊抓住苗種工作不放鬆,並作為養殖的頭等大事來抓。一是要抓“早”字,即苗種生產一定要宜早不宜遲;二是要抓“大”字,即苗種選擇一定要優中選優,大中選大,好中選好,且特別要突出選擇個體大的苗種;三是抓“壯”字,即在選擇苗種時一定要挑壯不要弱,挑活不要死,挑全不要殘,挑強不要病,挑少不要老,堅決杜絕放養老、弱、病、殘、差的苗種。馬糞海膽壯苗的最明顯表現是:有活力,體質健壯,荊棘齊全,色澤純正。分苗時間根據苗種的規格大小而定,一般選擇苗種達到直徑1.5cm以上時進行分苗,但在分苗時間上要儘量選擇在溫度較低時進行。
4.餌料生物的投放主要視殘餌情況而定,一般春秋時節1周投餵1次,投餵量根據馬糞海膽攝食情況酌情處理;盛夏季節1周投餵2次,數量減半,以免餌料生物因海水溫度過高而變質腐爛;冬季則10天~15天投餵1次。餌料生物的品種主要是海帶,餌料係數為1∶15~20。
5.日常管理一是要及時清除養殖籠內外的雜藻、雜貝,保持養殖籠內的水流暢通,以滿足馬糞海膽對水體溶解氧及各種理化因子的要求;二是要保持筏架的穩定,經常檢查筏架的安全情況,大風大浪時及時將筏架下沉,平時則根據風浪大小加減浮漂;三是及時調節水層,一般初期下海時水層稍微淺一些,隨著馬糞海膽增長幅度的快慢進行升降,小苗初期下海時水層在3m左右,殼長3cm左右時水層在3.5m左右,殼長5.0cm以上時水層要降到4.0m以下。
6.病害防治一般來說,除稚海膽進行放流時要注意蟹、鱸魚等性情兇猛的海洋動物外,養殖中由於有網籠保護,海膽無明顯的天敵,因此,養殖中的病害防治主要是密切注意水質變化,以免引起傳染性疾病和病毒性感染,另外還要注意因擠壓碰撞和機械損傷而引起的感染。

相關詞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