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部門

知識部門

拉里·佩奇(Larry Page)2011年4月出任谷歌執行長之後,搜尋部門已在谷歌內部被更名為“知識部門”(knowledge group)。谷歌已證實了這一變化。

簡介

谷歌圖示谷歌圖示

騰訊台北時間2011年5月4日信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美國科技部落格TechCrunch創始人麥可·阿靈頓(MichaelArrington)周二撰文稱,谷歌擁有8個主要的產品部門,分別是:廣告、商務與本地、移動(即Android)、社交、Chrome、YouTube以及搜尋。搜尋當然是谷歌的第一大及最重要的產品。但是事實上,搜尋部門在谷歌內部早已不復存在。在今年4月拉里·佩奇(LarryPage)出任谷歌執行長之後,搜尋部門已在谷歌內部被更名為“知識部門”(knowledgegroup)。谷歌已證實了這一變化。谷歌發言人強調,事實上在今年4月11日提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檔案中,谷歌就已公開了這一變化。或許當時並沒有人注意到,有人被任命為谷歌產品部門高級副總裁,而這一職務此前並沒有設立。

搜尋能促進知識的創造

與其他產品部門一樣,Google搜尋部門此前是由瑪麗莎•梅耶爾(MarissaMayer)和烏迪•曼博(UdiManber)分管,分別負責領導產品業務和搜尋技術開發。去年底,梅耶爾開始掌管本地化部門。阿蘭•尤斯塔斯(AlanEustace)現在負責搜尋部門,曼博則負責向其報告工作。可見,Google搜尋部門是由尤斯塔斯一個人領導,他直接向佩奇報告工作。知情人士透露,Google的最初使命是“組織世界上的信息,使其便於大眾獲取和使用”,但佩奇長久以來一直思考更多的搜尋用途。但是,佩奇的搜尋目標可能不只是組織信息那么簡單,搜尋還能提高人們的理解能力,促進知識的創造。但問題是,“搜尋”終究還是“搜尋”。過去幾年,Google一直在拓展其搜尋產品。2007年,Google通過全能搜尋(UniversalSearch)為其搜尋添加了垂直搜尋結果。而後,Google又在搜尋中整合GoogleSquared語義搜尋技術,以幫助搜尋用戶有效地組織網際網路信息。另外,Google還推出了一些其他的實驗性質的產品,例如GoogleBase和Googleknol。回顧2007年,曼博在Google官方部落格對Knol評價道:“佩奇、布林和施密特向我們提出了挑戰:尋找一條幫助人們分享知識的途徑。這是我們的首要目標。”據悉,這些產品的開發過去一直是由曼博領導,而且Google搜尋/知識部門目前仍在開發。

鼓勵人們創造高質量的知識

上述事實就是Google目前對知識部門的看法。此前,搜尋/知識部門是由梅耶爾(產品業務)和曼博分管(技術開發),但現在尤斯塔斯一個人這個部門。曼博需要向尤斯塔斯報告工作,並要尋找提高人們理解能力方法,鼓勵人們創造高質量的知識。曼博的同事,Google首席工程師阿米特.辛格(AmitSinghal)則主要關注更為傳統的搜尋目標,例如最近代號為“熊貓”(Panda)的內容農場新算法。熟知Google知識部門的訊息人士這樣形容,辛格的任務是除草(在搜尋結果中移除和排低低質內容),曼博的任務則是播種(鼓勵“優良作物”生長)。對於外界而言,上述信息並無法解釋Google對搜尋部門更名的原因。相反,Google內部的一些人應該清楚此舉並不僅僅是推動搜尋技術開發,當然也不僅僅是協調組織關係,它所表現出的是一種對知識的認同。來自Google內部的訊息稱,Google所做的一切是希望所有員工更加團結。但毫無疑問,Google此次的部門挑戰仍然還是一個謎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