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益胡同

眾益胡同

眾益胡同是北京西城宣武門內一條僻靜的胡同,東口直達宣內大街,西口是南溝沿(今佟麟閣路),長約一華里。眾益胡同小市二三十年代最盛,有書店、字畫店十餘家,到了四十年代僅存文苑齋、致雅堂、文學齋三家書店和醉經堂字畫店而已。其中文苑、致雅兩家較有名。

眾益胡同是北京西城宣武門內一條僻靜的胡同,東口直達宣內大街,西口是南溝沿(今佟麟閣路),長約一華里。
眾益胡同眾益胡同

就是這樣一條普通小巷,五個年前曾是許多知識分子流連忘返之地:西頭路北為市立第一普通圖書館,藏書甚富,莘莘學子埋首用功於此;東頭路南一條名叫抄手胡同的小巷,二三十年代稱為海市界小市,連同頭髮胡同東口,以及室內大街路西馬路便道上,攤販林立,另有十數家舊書店和字畫店,文人雅士多涉足其間。此兩處筆者昔年月必數至,今天邊些店鋪早已不存,圖書館也闢為民居,把筆記之,以志鴻爪。
市立第一普通圖書館始建於一九二七年,系前京師國書館及通俗圖書館合併而成,初名京師第一普通圖書館,北伐以後,京兆地方改為北平市,乃改為市立第一普通圖書館。館地原為情代翰林院講習館舊址,藏書除一般經、史、子、集外,尚有大量公私圖書館所不屑入藏的通俗文藝作品,為研究社會民俗的寶庫。該館位於內城西南隅,環境幽謐。館內南屋為閱報室,北屋為閱書室,後邊是書庫。閱覽手續簡單,館內閱讀、館外借出均可,讀者稱便。五十年代初,藏書全部由首都圖書館接管。
關於眾益胡同小市,近人陳宗蕃在二十年代末撰寫的《燕都叢考》記載:“象房橋之南曰抄手胡同曰小市,首頗繁盛,今漸移於宣武門大街之西,又北曰頭髮胡同。”這個小市一名海市界,又作海市銜,張次溪《北京琉璃廠書肆逸乘》記有“宣武門內頭髮胡同內海市界,向有書店數家,中午復有打鼓者出攤”云云,頗為具體。頭髮胡同和拉手胡同還有許多家具店和小器作,則為文人學子所裹足。眾益胡同小市二三十年代最盛,有書店、字畫店十餘家,到了四十年代僅存文苑齋、致雅堂、文學齋三家書店和醉經堂字畫店而已。其中文苑、致雅兩家較有名。文苑齋主人趙賴卿,河北冀縣人,彬彬儒雅,精版本目錄之學,其書多購自沒落世族之家,縹帙精美,插架整潔。店在眾益胡同東口外迤北路西,匾額為畫家新安汪慎生(溶)所書。致雅堂主人閻致中,亦冀縣人,補訥少文,其進貨來源與文苑齋迥異,每日黎明即起,徒步至宣外西曉市辛勤物色,午後則至宣武門城根小市孜孜搜求,肩荷布包,風塵僕僕,同行戲呼為“閻驢”,蓋嘉其能吃苦耐勞也。店在拉手胡同東口外迤南路西,匾額為收藏家紹興周養庵(肇樣)所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