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三國的第3本書

看懂三國的第3本書

《看懂三國的第三本書》內容簡介:在兩位極品皇帝——漢桓帝和漢靈帝的不懈“努力”下,東漢終於走到了崩潰的邊緣。公元184年,張角扯起反抗的大旗,帶領黃巾軍打響了推翻東漢王朝的“第一槍”。大家耳熟能詳的人物如董卓、呂布、袁紹、公孫瓚等人在風光一時之後,紛紛淹沒在歷史的長河中,而曹操在經歷了屢戰屢敗的人生低谷之後,最終獲得了屬於自己的地盤——兗州,成功地將漢獻帝抓在了自己手中,為統一北方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劉備也在經歷了四處為他人打工的命運後,成功獲得了徐州刺史陶謙的青睞,成為徐州的新主人,從此踏上了擴張領地的征程。一時間,各路軍閥趁機招兵買馬,自立門戶,一場爭奪天下、逐鹿中原的大戲開場了……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看懂三國的第三本書》不只是描述了三國時期的歷史故事和風雲人物,它還涉及了這一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制度等各方面的知識,讓讀者在享受閱讀快感的同時,輕鬆了解了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可以說這是一部百科全書式的史學讀本。

作者簡介

三國才子,原名夏煒東,四川成都人。生於草堂江畔,九歲開始讀史。因最愛三國,遂潛心研習三國正史、野史數年,頗有心得。慣於用新筆法寫史,擅長從歷史事件中分析歷史人物的性格並提出新穎的歷史觀點。

專業推薦

媒體推薦

三國歷史家喻戶曉,對於作家來說,重新演繹這段歷史是一件極為冒險的事情,但三國才子不但寫得精彩,而且寫得透徹,讓我們一睹這段歷史背後的真相。
——官場小說《省委班子》《拿下》作者 許開禎這部書不像一般的書只描述三國時期的歷史故事和風雲人物,它還涉及了這一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制度等各方面的知識,讓讀者在享受閱讀快感的同時,輕鬆了解這一時期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可以說是一部百科全書式的史學讀本。
——電視劇《中國兄弟連》改編者 周瑟瑟
三國才子的這本書既寫史又寫人、既寫實又寫心,別開生面,令人眼前一亮、愛不釋手。
——《辛亥:國運1911》作者 龍成武
一百個觀眾眼裡有一百個哈姆雷特,同理,一百個作者筆下必然會有一百種三國,而這部書可以說是其中的佼佼者。
——《史上最強日本史》作者 櫻雷丸

名人推薦

三國歷史家喻戶曉,對於作家來說,重新演繹這段歷史是一件極為冒險的事情,但三國才子不但寫得精彩,而且寫得透徹,讓我們一睹這段歷史背後的真相。
——官場小說《省委班子》《拿下》作者 許開禎
這部書不像一般的書只描述三國時期的歷史故事和風雲人物,它還涉及了這一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制度等各方面的知識,讓讀者在享受閱讀快感的同時,輕鬆了解這一時期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可以說是一部百科全書式的史學讀本。
——電視劇《中國兄弟連》改編者 周瑟瑟
三國才子的這本書既寫史又寫人、既寫實又寫心,別開生面,令人眼前一亮、愛不釋手。
——《辛亥:國運1911》作者 龍成武
一百個觀眾眼裡有一百個哈姆雷特,同理,一百個作者筆下必然會有一百種三國,而這部書可以說是其中的佼佼者。
——《史上最強日版史》作者 櫻雷丸

圖書目錄

第1章 張角,東漢的掘墓人
東漢的滅亡之路是從兩個極品皇帝——漢桓帝和漢靈帝開始的。漢桓帝劉志在位期間,好事沒幹幾件,工作基本上都在夢遊,但壞事卻做了一火車。在他駕崩後,又一位比他更混蛋、更極品的皇帝閃亮登場了,他就是漢靈帝劉宏。前任乾過的那些破事兒,他基本都乾過,而且幹得更荒唐、更無恥、更流氓,因此他的名氣也更大。本來,他的日子一直都很逍遙,直到184年,一個能讓他做噩夢的人出現了,這個人就是張角。
第2章 曹操,亂世出梟雄
人都是複雜的,曹操既是文學家、政治家、軍事家,同時,他也是大野心家、大陰謀家。各種矛盾集於一身,這就是曹操。在我看來,如果一定細分的話,曹操有兩副面孔:酸棗會盟前,他是治世之能臣;迎接漢獻帝後,他是亂世之奸雄。
第3章 劉備,一切從零開始
在三國“三強”人物中,劉備不是出道最晚的,但卻是創業條件最差的:論出身,他最多算是貧下中農,一無錢,二無權,什麼都要靠自己勤勞的雙手,從零開始,但好在歷史給了他這個機會。
第4章 將腐敗進行到底
張角死掉了,皇帝大人的傷也好了。按中國人的習慣,傷好了,疼也就忘了。以前我說過,漢靈帝劉宏是個千年難遇的極品昏君,除了享樂,幾乎什麼都不會。事實上我說錯了,漢靈帝除了享樂,至少還有一門技術特長——理財。當然,是為自己理財。
第5章 東漢後宮也瘋狂
在中國,當皇帝無疑是最風光、最威風的職業,但未必是最快樂的職業,因為皇帝有皇帝的煩惱。其中,最讓皇帝頭疼的就是繼承人的問題,而漢靈帝劉宏就面臨著這一難題。
第6章 決鬥,最後的決鬥
就在袁紹與何進討價還價之際,宮裡的宦官也得到了訊息,他們立即意識到,以前那個客客氣氣和他們和諧共處的何進已經不見了,現在何進已經變臉了,成為他們的死敵,靠不住了。既然翻臉了,那就亮劍吧。
第7章 野心家董卓來了
外戚死了,宦官也死了,人世間最邪惡、最強大、最愛鬧騰的兩股勢力霎時間灰飛煙滅了,天下太平了嗎?沒有!因為,新的野心家又粉墨登場了,他就是董卓。
第8章 酸棗,會盟還是作秀
隊伍都到齊了,那總得搞點什麼儀式,隆重地向大家宣布此舉的行動方針及重大意義,然後領導發表熱情洋溢的講話、民眾熱烈鼓掌,最後大家一起吼幾句口號,以鼓舞士氣。其實,這個儀式的名字我們都很熟悉,就是開會。
酸棗盟軍要搞的儀式更加隆重,叫開會已經不能顯示其氣派,傳統上有個更為出名的專有名詞叫“歃血為盟”。
第9章 曹操,自古英雄多寂寞
所有的英雄都是孤獨的。曹操決心做個英雄,他不怕孤獨。既然其他人無可救藥了,還是自己乾吧,哪怕前面是深不見底的萬丈深淵,他也會毫不畏懼的,這就是英雄之路,英雄之氣!
第10章 “猛虎”孫堅來了
初平二年(191年),董卓如願以償當上了太師,這一職位離帝王寶座僅僅一步之遙。而且,只要他願意,這一步隨時都可以踏上去。然而,他終究沒能踏上去,因為不久又有人帶兵來攪局了。這人比曹操還難纏,比曹操還狠,他的名字叫孫堅。
第11章 梟雄董卓之死
董卓進京的時候是一匹狼,現在,他已經不是狼了,而是一個面目猙獰的惡魔。誰能幹掉魔鬼?皇帝不能,諸侯不能,老百姓更不能。雖然世界一片黑暗,但終究還是有勇敢者現身的,這位勇士的名字叫王允。
第12章 犯長安,王允之死
成為國家的領導人後,王允開始有點兒飄飄然了,也難怪,連不可一世的董卓都被他拉下馬了,還有什麼事情是他不能擺平的呢?因此,他無需像以前那樣低三下四地刻意奉承誰,也無需像以前那樣隱瞞自己的主張,他急於撕下偽裝,恢復自己本來的面目。但是,正是因為如此,他也把自己推向了死亡的深淵。
第13章 李、郭汜,沒事狗咬狗
老當權派死的死(比如王允),逃的逃(比如呂布),李傕等四人當仁不讓地成為新的當權派。所謂“一山不容二虎”,現在朝廷的格局是三公六府共同執政,除開徒有虛名的三公府,李傕、郭汜、樊稠都開府治事,有自己的一套領導班子,直接把三公踢到一邊。但三個人一起執政也是有問題的,大家多少都是有點兒本事的人,都想大權獨攬,誰聽誰的?朝廷這座山頭上一下躥出了三隻老虎,不打架都難。對漢獻帝而言,擺脫了李傕等人的控制,並不意味著虎口脫險,接下來他將面臨更多小軍閥的糾纏。總之,我介紹過的,沒介紹過的,你聽說過的,沒聽說過的,漢獻帝以前見過的,沒見過的都粉墨登場了,他開始了漫長的流浪生涯。
第14章 漢獻帝流浪記
關東聯軍成立的時候,要說他們沒辦事是不對的,他們只是不辦正事,不辦公事,不辦大事,但對自己的私事還是很上心的。董卓還沒死,大家就散夥了,當然不是回家種地當良民,而是搶地盤,其中,表現最突出的是袁紹。現在,韓馥是冀州之主,而冀州是當時的發達地區,要錢有錢,要糧有糧,要兵有兵,韓馥的日子過得相當瀟灑,而袁紹這個昔日的盟主卻在艱苦樸素奮鬥中。袁紹不想一直過窮日子,他想吞下冀州這塊大肥肉。
第15章 袁紹空手奪冀州
關東聯軍成立的時候,要說他們沒辦事是不對的,他們只是不辦正事,不辦公事,不辦大事,但對自己的私事還是很上心的。董卓還沒死,大家就散夥了,當然不是回家種地當良民,而是搶地盤,其中,表現最突出的是袁紹。現在,韓馥是冀州之主,而冀州是當時的發達地區,要錢有錢,要糧有糧,要兵有兵,韓馥的日子過得相當瀟灑,而袁紹這個昔日的盟主卻在艱苦樸素奮鬥中。袁紹不想一直過窮日子,他想吞下冀州這塊大肥肉。
第16章 幽州,志在必得
酸棗會盟後,曹操除了一個奮武將軍的空頭銜,一塊地盤也沒有。在鮑信的建議下,曹操把目光投向了東郡,他打算到那裡去發展。以前朝廷曾經任命他為東郡太守,但他裝病,沒去;現在東郡是別人的地盤,他卻打算積極爭取,其實就是去搶。
第17章 東郡,第一塊根據地
曹操走了,陶謙卻憂鬱成疾。在撒手人寰之前,他還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要完成,那就是徐州該交給誰呢?他有兩個兒子,但都不是玩政治的料,看來看去,只有劉備了,於是陶謙決定把徐州讓給劉備。
第18章 陶謙臨終讓徐州
對於曹操而言,194年絕對是最兇險的一年。他剛剛在徐州殺得性起,後院卻起火了,而且這次的火燃得挺旺,差點兒讓他徹底完蛋。而且,讓他做夢都想不到的是,扯他後腿的竟然是陳宮、張邈和呂布。
第19章 兗州,禍起蕭牆
對於曹操而言,194年絕對是最兇險的一年。他剛剛在徐州殺得性起,後院卻起火了,而且這次的火燃得挺旺,差點兒讓他徹底完蛋。而且,讓他做夢都想不到的是,扯他後腿的竟然是陳宮、張邈和呂布。曹操拿下兗州後不久,朝廷就發來“賀電”,正式任命他為兗州牧。但曹操並不急於再攻徐州,儘管他的三大仇敵(呂布、劉備、陳宮)都在徐州,但他還有更緊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迎接漢獻帝,因為他已經看到了皇帝身上潛在的價值。
第20章 挾天子以令諸侯
曹操拿下兗州後不久,朝廷就發來“賀電”,正式任命他為兗州牧。但曹操並不急於再攻徐州,儘管他的三大仇敵(呂布、劉備、陳宮)都在徐州,但他還有更緊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迎接漢獻帝,因為他已經看到了皇帝身上潛在的價值。
三國大事年表(184—280)

序言

許多人寫書喜歡找知名專家作序,但我始終認為,如果書寫不好,作序者名氣再大也是枉然,再美妙的序言也是扯淡。但有朋友告訴我,在故事開始之前,總得向讀者交代一下自己寫書的初衷。我覺得有理,但想來想去,序言如果寫成廣告軟文實在沒意思,不如把自己與一位讀者朋友的談話拿出來與大家分享,姑且算作序言吧。
問:怎么想到寫三國的,市面上三國的書籍那么多!
答:你說得不錯,現在三國類書籍雖然很多,但讀者期待出現的精品不多。許多讀者迫切想了解整個三國歷史,但遺憾的是,市面上從頭至尾寫三國的書似乎還沒有,可閱讀《三國志》是一件比較枯燥的事。所以,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能夠填補這個空白,力爭為大家貢獻一部完整的、好看的三國歷史。
三國最大的魅力在於它百看不厭,即使大家已經非常熟悉了,但還是想了解更多細節,所以我希望以自己獨特的視角為大家展現三國這百來年波瀾壯闊的歷史。
問:你寫它一共花了多長時間?
答:前期準備工作大概有兩年,正式動筆也有一年多了。
問:需要那么長時間?
答:寫書碼字看似是件很容易的事,但要寫好、寫出特色是很不容易的。我對歷史向來有一種敬畏之心。我始終認為,歷史書可以寫得很好看、很幽默,很輕鬆,但創作時的態度應該非常嚴肅,否則就有譁眾取寵之嫌。只有經過長時間的思考、積澱,才可能寫出比較像樣的文字。所以,我每天只寫一點兒,不多,但我希望儘量做到最好。
問:這本書計畫寫多長?
答:三國的歷史雖然很短,但內容很豐富,寫得太短不能完全展現其精華,所以,我認為寫幾十萬字比較合適。
問:你目前最困惑的是什麼?
答:既要寫得好看,又要有一定的深度,這是我感到最困難的一件事。
問:現在許多三國類書籍也是打著寫實歷史的旗號,但杜撰的成分居多,你的這本書有沒有虛構的成分?
答:本書的主要資料來源於《三國志》、《資治通鑑》和《後漢書》,其餘的來自一些野史。我認為,真實是歷史的生命力所在,因此本書所有的故事、人物都來自於史書,我不會為了讓故事好看而憑空杜撰。當然,在不影響整體真實性的前提下,一些細節處理會適當藝術化一點。
問:你怎樣看待忠於歷史和作者自由發揮的關係,二者似乎很矛盾啊。
答:如果作者過度發揮,就將影響歷史的真實性;如果沒有自己的觀點,完全照搬史籍,那歷史就如同白開水一樣無味,讀者還不如去讀史籍的翻譯本。二者之間的分寸,全靠自己把握。
問:現在市面上專家寫的有關三國史的書不少,你怎么抓住讀者的眼球?
答:歷史的話語權在專家手裡,那是不容置疑的:但專家並非神仙,他們的觀點固然有精彩之處,但並非全部是真理。老百姓可以通過自己的眼睛觀察歷史,通過自己的心靈感受歷史,通過自己的筆寫出精彩的歷史。
問:你怎樣把握三國人物,尤其是那些著名人物,比方說曹操?
答:我始終認為客觀、公正才是寫史的靈魂。因此,最大程度忠於歷史,最大程度探尋歷史真相就是我希望做到的。受傳統文化影響,在國人包括某些專家眼中,人物都是平面的,非黑即白;但在我的眼裡,人物是立體的,我會秉持客觀、公正的立場,全面地寫好這個人,既寫他的優點,也會寫他的缺點,不會根據個人的喜好刻意隱瞞什麼,從而使讀者真正立體地認識這個人物。比如曹操,受小說(三國演義)的影響,老百姓認為他是白臉的奸臣,對他口誅筆伐,認為他罪該萬死;而現代的某些專家有替他翻案的趨勢,認為他是英雄,還有人認為他很可愛。在我看來,這些都不是觀察歷史的方法。在我的筆下,曹操是一個非常複雜的人:他既是政治家、軍事家,也是權謀家、厚黑學高手;他既愛惜人才,也是個殺人屠夫,總之,他亦正亦邪。我認為這就是歷史的真相,也是歷史的本質。
問:那諸葛亮呢?
答:人們對諸葛亮的評價向來也是走極端。《三國演義》將他神話,但某些專家卻刻意將他醜化,說他是個虛偽的人、野心家等。在我的筆下,諸葛亮是個政治家、軍事家、堅定的愛國主義者,但他不是一個超一流的軍事家,所以他無法實現自己的抱負。
問:除了寫戰爭,你好像還寫了其他一些東西?
答:我認為,一本書如果是虛構的,讀者肯定希望故事精彩;如果是紀實的,讀者就希望了解更多的信息和知識。因此,寫三國,除了寫權謀、戰爭,我儘量把我所知道的三國文化、制度、風俗、經濟等知識介紹給大家。事實上,三國時代有著非常光輝燦爛的文化,比如建安七子、魏晉風骨,醫學成就,等等。一句話,權謀和戰爭是三國的主旋律,但不是三國的全部。
問:聽說你有個觀點是三國沒有英雄人物?
答:糾正一點,不是三國沒有英雄人物,而是三國沒有特別突出的、超一流的英雄人物。如果我們把人物分為超一流、一流、二流、三流的話,你可以發現,三國缺的就是超一流的人物。在我看來,超一流的人物是能改變歷史走向的,因為三國中沒有這樣的人物,所以會出現三國鼎立的局面,誰也吃不掉誰。
問:那么,在你的筆下,沒有超一流英雄人物的三國故事是不是不精彩了?
答:當然不是,恰恰相反,三國雖然沒有超一流的人物,但也是人才輩出、燦若星辰。正因為大家都不是平庸之輩且旗鼓相當,鬥起來才更加緊張、激烈、懸念不斷,這也是三國的魅力所在。
問:對劉備、孫權等人你有什麼不同的觀點?
答:當然會有一些自己的看法,現在還是留一點兒懸念吧。
問:最後你想說什麼?
答:歷史本身是很精彩的,如果通過我的努力能讓大家覺得這本書物有所值從而喜歡三國,喜歡歷史,那就是我最高興的事情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