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思擬木蠹蛾

相思擬木蠹蛾

mm,成叢。 mm。 長12一16mm,儲黃色。


總科名斑蛾總科
總科拉丁名:Zygaenoidea
科名:擬木蠹蛾科
科拉丁名:Metarbelidae
種名:相思擬木蠹蛾
種拉丁名:Arbela bailbarana Mats
國內分布:雲南、廣東、廣西、福建及台灣

形態特徵

成蟲 雌蟲體長 7-12 mm,翅展22-25 mm;雄蟲體長 7—10.5 mm,翅展 20-24 mm。體灰褐色,兩性成蟲顏色相仿。頭頂鱗片灰白色,口器退化,下唇須短小。胸部背面被灰褐色鱗片,但面白色。足粗短,各足內側被白色鱗片,外側被灰色鱗片,勝節及第一附節外側鱗片長 2-4 mm,成叢。前翅近長方形,灰白色,中室中部具1個黑色斑塊。黑斑的外側有6個近長方形的稿斑,連續橫列成弧形。前緣具11個褐班,外緣及後線各有5-6個灰褐名斑塊,沿翅緣分列。後翅近四方形,外緣有8個灰褐色斑。腹部背面被灰褐色長鱗片,腹部白色,腹端鱗片長2-4mm,黑褐色,成叢。 卵 長徑 0.6-0.7 mm,短徑 0.5-0.6 mm。橢圓形,乳白色,近透明,表面光滑。卵粒排列成魚鱗狀卵塊,外被黑褐色膠狀物。 幼蟲 老熟幼蟲體長 18-27 mm,寬 2—3.5 mm。體漆黑色;體壁大部分骨化。頭部辦優色,上唇基部中央色較淡,具許多不規則皺紋,唇基長度為頭長1/3。單眼6個,上顎具3齒,皆短鈍。前胸背板漆黑色,背中線色淡。腹部各節大部分骨化。 蛹 長12一16mm,儲黃色。觸角內上方有粗大突起1對,著生的方向和體軸平行,這是與荔枝擬木蠶蛾蛹的區別。無下顎須。雌性蛹的第二腹節前緣具利狀突,雄性的第三節前線及第四至第七節前後緣皆具刺狀突;腹端都渾圓,具粗短棘6-8個。雌性第七節後緣無刺狀突。

生物學特性

在福建、廣東1年發生I代,以近老熟幼蟲在蟲道中越冬。在福州4月上旬至5月下旬化蛹,蛹期20夭。4月下旬至6月中旬羽化。成蟲羽化後當晚即進行交尾、產卵。產卵持續3—4晚,每頭雌蟲平均產卵量為100粒左右。幼蟲5月中旬後出現,多在樹枝分叉,樹皮粗糙和傷口等處鑽蛀蟲道,白天匿居其中。蟲道不深,在木麻黃中的蟲道平均長度為8-12 cm。蟲道在樹幹外面有由由糞、脫皮頭亮及樹皮碎屑組成的隧道,幼蟲在傍晚沿隧道外出啃食樹皮。 相思擬木蠶蛾婉活潑,能依靠腹部的環狀齒突前後移動。成蟲羽化多在午後,羽化後蛹殼插於蟲道口。成蟲壽命一般2-3天,能作短距離飛翔。有弱趨光性。雌蟲對雄蟲有較強的引誘力,例如曾在木麻黃林中用鐵紗罩住一株小木麻黃樹,放2頭雌蟲在籠內,當晚就誘來雄蟲9頭。此蟲常和荔枝擬木蠶蛾混雜發生。

防治方法

1.用敵敵畏乳油與黃泥混合,做成毒團,堵塞蟲道口;或用40%敵敵畏乳油兌水50倍,用棉花蘸藥後塞入蟲道中,孔口用黃泥封閉;或直接噴射脫%敵敵畏規倍液,毒殺其中幼蟲。噴藥子蟲道口附近,亦可收到一定效果。由於此蟲夜間出來取食樹皮,因此,施藥以傍晚為宜。 2.用鐵絲刺殺蟲道內幼蟲和蛹。 3.每年2-5月間,發現幼蟲及蛹為白僵菌寄生致死,值得進一步探討套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