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城鎮

相城鎮

相城鎮是江西省高安市下轄的一個鎮,地處高安市西南部,與上高縣新界埠鄉毗鄰,距市區45公里。全鎮總面積111.4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積4.4萬畝,山地面積7.78萬畝,水域面積2.7萬畝,轄11個村(居)委會,151個村民小組,總人口2.3萬人,均為漢族江右民系。主要姓氏有:吳姓(10%)、況姓(7%)、簡姓(6%)、胡姓(5%)、熊姓(4.5%)等。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相城原為象城。因附近有象山橫畫,並有土城圍列,故名象城。原因“象”與“相”同音,而濱變為相城。該鎮位於市域西南部。東接太陽鎮,東南連建山鎮,西南臨田南鎮,西靠上高縣新界埠鄉,西北鄰上高縣泗溪鎮,東北與灰埠鎮交界。鎮政府駐楊柳坪。鎮區內有礦山水庫、相城墾殖場、錦江牛場、原渡埠農場、洪都農場等駐鎮單位。鎮區距高安城區45千米,距新余市區53公里,距昌樟高速公路20公里,距浙贛鐵路支線珠山站及建山站均只有12公里。省道黃付公路貫穿南北,縣道太界公路橫通東西,交通便利。民國時期屬3區,區轄華陽、德義2鄉和太陽鄉一部分。新中國成立初期屬4區。合作化時期屬相城區。公社化時期為超英公社。1961年屬相城區,區轄華陽、相城、泉港3個公社。1964年撤區並社,合併為相城公社(駐地相城村)。1976年駐地遷往楊柳坪。1984年撤銷相城公社,設立相城鄉。1997年撤銷相城鄉,設立相城鎮至今。

區劃人口

2012年該鎮下轄黃笯、華陽、嚴家、石梅、棠山、冷塘、會上、相城、官塘、善坊10個村委會,2個居委會,173個村民小組轄區。總戶數7299戶,戶籍人口24690人,其中非農業人口3361人。人口自然增長率5.19‰。轄區總面積133.9平方千米(13390公頃),其中耕地面積2908公頃(水田2358公頃,旱地550公頃),山林面積5186.7公頃,水域面積1793.3公頃。

經濟發展

相城縣有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境內處石灰岩地貌,有大理石花崗石石灰石白雲石瓷土等礦產資源20餘種,尤其以石灰石為最,據探明,僅地面儲量就達3億立方米,占高安市的三分之二以上,且品質優良,易於開採。境內還擁有天然溶洞30餘處,其中以漳滸洞、蝙蝠洞、書院洞、消水洞、白沙洞等最為有名,共洞腹博大精深,巧奪天工,雄奇瑰麗,冬暖夏涼,且與青山秀水相連,具有廣闊的開發前景。

2012年,該鎮工農業總產值10.0986億元,其中農業總產值3.5176億元,工業總產值6.5810億元;財政收入361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8509元。農業以種植水稻、棉花、紅薯為主,全年糧食總產32655噸,其中稻穀29096噸;棉花總產1180噸。養豬養牛歷史悠久,年出欄生豬12.43萬頭,出欄內牛6900頭,出籠家年293萬羽。工業以生產碳酸為主,與田南、建山一起被譽為高安的“銀三角”。商業以華陽和楊柳坪農貿市場為依託,相繼擴建、改建集貿、竹木、仔豬、耕牛等交易市場,集市貿易成立額2億元以上。

社會事業

2012年末,該鎮有幼稚園10所,在園幼兒685人,專任教師34人;有國小12所,在校學生1829人,專任教師118人,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100%;有國中1所,在校學生1020人,專任教師77人,國中適齡人口入學率100%;九年義務教育普及率100%。有醫療衛生機構1個,專業衛生人員44人,其中村級衛生所24個;血吸蟲病得到有效控制。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保人數20834人,參保率97.7%。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26戶,210人;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575戶,915人。五保戶供養人數178人,其中集中供養75人。農村廣播電視覆蓋率90%。

基礎設施

基礎設施較為完備。省道黃付公路貫穿南北,上(上高)樟(樟樹)公路橫貫東西,形成一縱一橫兩條交通大動脈。境內有一所3.5萬伏變電站,程控電話、移動、聯通網站也已開通,並辦起了一所完全中學、中心衛生院、有線電視,農業基礎設施配套完善,集鎮興辦了日供水6000噸的自來水廠,為全鎮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奠定了基礎。 

2012年,境內有自來公司1家,日供水量600立方米,建有小型水庫10座,蓄水量達836萬立方米。建有35千伏變電站1座,總容量52兆伏安。縣道黃付公路穿境而過,鎮村公路10條,總長57千米,全部硬化。通信實施完善,網路全面覆蓋,手機用戶15000部。

農業重鎮

相城素有高安的農業重鎮。全鎮盛產糧、棉、油、豬、牛以及水產品,年產糧食2.4萬噸,棉花1萬擔,油脂1000噸,年出欄生豬2.5萬頭,牛存欄1萬頭,水產品1500噸。其中以“棠山粉皮”、“相城老酒”等特色產品,享譽四方。鄉鎮工業和個私民營經濟發展較快,圍繞打造建材之鄉,先後辦起了大理石廠、鈣粉廠、建材廠、輕質碳酸鈣廠、建築公司等企業,目前正在籌建水泥廠,工業產值突破1億元。2002年全鎮工農業總產值達1.65億元,財政收入544.27萬元,農民人均收入2550元。被評為高安市全面發展先進鄉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