盪口鎮

盪口鎮

無錫盪口是中國歷史名鎮之一,是一個生機勃然的千年古鎮,一片錦秀美麗的江南水鄉。 盪口外文名稱: town

無錫盪口是中國歷史名鎮之一,是一個生機勃然的千年古鎮,一片錦秀美麗的江南水鄉。盪口人才輩出精英薈萃,千百年來,湧現了一批文化、藝術、科技、實業等領域的文化精英。盪口正在建設成為:長三角休閒度假地,特色民俗商業展示地,國家4A級旅遊景區。
盪口古鎮

中文名稱: 盪口
外文名稱: DangKou town
別名: 丁村、丁舍
行政區類別: 鎮
所屬地區: 中國華東,江蘇無錫
政府駐地: 盪口鎮鵝湖路8號
電話區號: 0510
郵政區碼: 214116
地理位置: 江南水鄉,太湖
面積: 54.7平方公里

人口: 6.6萬
方言: 吳語(太湖片)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 北倉河沿岸,華氏老義莊,華衡芳故居,王莘故居等
車牌代碼: 蘇B
開放時間: 2013年
特產: 甘露青魚,青團等
經緯度: 東經E120°32′58.14″ 北緯N31°31′19.87″
海拔:6.38米
景區分類: 古鎮村落

簡介

盪口,古稱丁舍和丁村,因位於無錫東南的鵝湖和南青盪而得名。是目前無錫市唯一的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如今義盛河兩岸,保留著成片的古建築群,有北倉河老街、華氏始祖的老義莊、楠木廳、華蘅芳故居、三公祠、珍貴歷史遺蹟有思泉亭、步弓刻石、植福祠戲樓等。原盪口位於無錫市東南,東與蘇州市相城區接壤,北與常熟市交界。境內土地平坦,河盪眾多,風光旖旎,景色宜人,是典型的江南水鄉城鎮。 2004年,盪口鎮與毗鄰的甘露鎮合併為鵝湖鎮。鵝湖鎮由甘露、盪口兩片區組成,為無錫市6+1城鎮組團之一。全鎮總面積54.7平方公里(城鎮組團規劃面積為19.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17平方公里。截止到2009年2月,下轄轄2個社區、1個居委會、13個村委會:人民路社區、青虹路社區、甘露居委會、鵝湖村、青盪村、三新村、園通村、新橋村、圩厙村、謝埭橋村、群聯村、蔡灣村、燕水莊村、橋村、松芝村、甘露村,總人口6.6萬人,其中外來人口1.9萬人。

鎮名的由來

無錫盪口是一個生機勃然的千年古鎮,一片錦秀美麗的江南水鄉。中國歷史名鎮之一。
盪口位於無錫與蘇州交界處,有一塊通靈寶玉似的水面稱作鵝湖。盪口古鎮的名稱源於它的地理位置。盪口位於鵝湖之西,是鵝真盪的口岸,故名“盪口”。

經濟發展

盪口歷來是魚米之鄉。全鎮現有耕地2.57萬畝,水面1萬多畝,除鵝湖外,還有南青盪、蘇舍盪、蔡灣盪、白米盪、嘉菱盪等多個湖盪。這裡氣候宜人,物產豐富,自古盛產稻米、桑麻、銀魚、菱芡等農副產品,近年來葡萄、水蜜桃、鰱鱅魚等成為無錫市名牌產品,“甘露青魚”更是聲名鵲起,成為江蘇省名牌產品。
20世紀80年代以來,盪口工業化、城市化快速推進,城鎮建成區面積由不足2平方公里擴大到4平方公里以上。全鎮現有工業企業500多家,涉及彩印、輕工、機械、服裝等多個行業,彩印業尤為發達,被譽為“彩印之鄉”。一個以鵝湖為核心景觀的現代化旅遊居住區正在規劃建設中,規劃面積近22平方公里。盪口將建設成為富有江南古鎮和水鄉特色的現代化新市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