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獻之

人物事跡1918年盧獻之倡導婦女放足,創天足會,任會長,竭力宣傳纏足之害。 他治家極嚴,1920年著《獻之家訓篇》一書,共三十四章,文字嚴謹、流暢、富哲理。 1948年病逝,時年71歲。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盧獻之(1877~1948),名廷琛,字獻之,號席鑫,祖籍甘肅成縣,清康熙初年移居陝西鳳縣鳳州。清末秀才,一生從事中醫,以治病救人為己任。對張仲景《傷寒論》、陳修園《醫學實在易》、《附方妙用》等醫書頗有研究。擅長婦、兒科。1933年在鳳州東街開設藥鋪,坐堂行醫,如遇病人困難,即在自己藥鋪抓好中藥,送給病人,不取分文。病家延請出診,不論路途遠近,從不推辭。

人物事跡

1918年盧獻之倡導婦女放足,創天足會,任會長,竭力宣傳纏足之害。鳳州城內劉靜琴、翟明華、盧育蘭、黃淑貞、康金蓮等十餘名婦女首先回響,各區鄉婦女亦聞風而動,一時成為除舊革新的盛事。

1919年他興辦女子學校。在無校舍、課桌凳的條件下,自捐舊房木料、磚、瓦、資金,在鳳州悲母堂右側,修建教室三間,又把自家桌凳搬進教室,供學生使用。當時民間受封建禮教束縛,一般家庭反對女孩入學讀書。他則登門勸導,宣傳男女平等和女子受教育的好處,並首先讓自己兩個女兒入學,從此,入學者逐浙增多。

盧獻之還倡導栽桑養蠶,種棉紡織。曾於堡子山自家地里栽植桑樹三四百株,養蠶繅絲。又從外縣購來棉籽,試驗種植棉花,收穫亦佳。他治家極嚴,1920年著《獻之家訓篇》一書,共三十四章,文字嚴謹、流暢、富哲理。許多篇章對今人仍有教育意義,如重視農業生產,提倡植桑養蠶,種棉紡織,崇尚勤儉,提倡晚婚,講究衛生與體育鍛鍊,勸戒吸毒,戒菸酒、戒色、戒賭、不貪無義之財,重廉恥人格等等。學界名流翟象儀為其作序,畫師崔四為該書畫了插圖。

1948年病逝,時年71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