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家洲

盧家洲

盧家洲位於江西省吉安市瀘水與禾水交匯口衝擊而成的綠洲上,吉州區曲瀨鎮境內,面積約800畝,是唐代江西第一狀元盧肇後人聚居地,明朝在此開基,以古松、玉祠、斜塔“三寶”稱奇於世。

基本信息

簡介

盧家洲盧家洲
盧家洲現在村民140餘戶,600餘人,有民居103棟,明清建築遺存63棟,分為祠堂5座,書院4座,廟宇4座,古民居50棟。這些明清建築,均為江南硬山式建築風格,防火牆高聳,馬頭牆起翹,屋內或飾華麗的藻井,或刻畫描金花卉、人文故事,或飾描金家訓,數棟民居還飾有斗拱門樓,用雕、刻、塑、抹、填等多種裝飾藝術手法,做工十分講究。村中尚留古井兩口,井口均為抹角四邊形,大青石板豎砌而成。兩井一深一淺,一大一小,用桶汲水發出的聲響迥然不同,村民們將其稱為鑼井、鼓井。盧家洲位於瀘水禾水交匯口,西有寬敞的石砌碼頭,水運十分便利,盧氏為了美化家園,安全防範及用水便利,人工挖撅了一條圍繞村莊的相連水系,引萬碩壠流水入村,既便利了農田灌溉、方便洗滌,更使活水常流,成為丘陵地帶中的一方水鄉,體現了自成一體、小中做大、靜中求變,幽深卻又通暢的建村理念。

歷史沿革

盧家洲盧家洲

公元882年,江西第一個狀元盧肇在吉州刺史任上過世。600餘年後明宣德四年,他的後代袁州(今宜春)盧塘村人盧仲文,為紀念他,舉家遷居吉州。盧仲文選擇了今吉安市北,瀘水與禾水匯合初處,在一棵幾百年樹齡的羅漢松旁,建造房屋。這就是後來的盧家洲村

現在的村子,已有150多戶,600多人口。這個千人不到的村莊,世代保護著這裡的明清古蹟,包括盧氏宗祠、明代斜塔、登仕郎、邑庠生等墓葬群,還有田字型古民居群、古井、大觀第、節孝祠、古碼頭等。

主要建築

古松古松
盧家洲村現在有民居103棟,其中明清建築63棟,分為祠堂5座,書院4座,廟宇4座,古民居50棟。這些建築均為江南硬山式建築風格,防火牆高聳,馬頭牆起翹。村中尚有鑼井、鼓井兩口古井。井口均為抹角四邊形,大青石板豎砌而成。

玉祠、古松、斜塔三寶

盧家洲最引人稱奇的是三寶的完整保護。一寶為“皇宮”式建築———盧氏宗祠。該建築清嘉慶十年建,面闊16.4米,進深42米,建築占地792平方米。門樓處頭拱飾圓形雕圖案70餘幅,板書“科第征貢”,大門、腰門、後堂以及門楣、門檻、條柱、門臼、牆角石、祠內16處柱礎均用漢白玉製成。最長的明階漢白玉長5.37米。

盧氏宗祠用這么多大型漢白玉造就,有的較故宮御用石料還大,且造價昂貴,可見盧氏的物埠民豐。二寶為千年“神樹”———古羅漢松。羅漢松位於盧家洲村西,樹高28米,圍徑5.2米,樹幹最粗處需4人合抱,據考證,樹齡在1500年以上。相傳,羅漢松下有一條長約丈余的大蛇,通身閃著紅光,行動呼呼有聲,一度被村民尊稱“神龍”,保佑村里興旺繁榮。三寶為被喻為“比薩”的明代斜塔。在古代,盧家洲人一直飽受河水的侵犯。為此,於明萬曆年間,古盧家洲人舉全村商賈之力,在瀘水、禾水交匯下游,建起了一座鎮河之塔。塔為六面五層,通高21.3米。因經年大水沖刷,東北面塔基下沉,塔身向東北方向傾科20度左右,所以民間稱之為斜塔。塔頂飾紅石葫蘆頂,面對禾水有紅石刻筆斗人物。

人文歷史

斜塔斜塔
盧家洲人雖處鄉村,卻非常重視知識傳承、人才培養。村民們很早就開始辦學館,村落中有多處書院,還有義學舊址。義學作為一種專門為民間鄉村孤寒子弟設立的學校,其開辦有兩種方式,一為地方、一些官員出資在家鄉所為;一為以祠堂地租或私人捐款而設立。義學一般都免收學費,有的還提供部分學習用品,如書籍筆墨。目前所存的義學舊址為盧家洲族長公盧嘉縉清嘉慶十九年(1815年)創辦,建築占地面積127平方米。如今村子裡尚有年逾八旬的老人曾在“義學”就讀過,還學過英文。盧家洲村目前有5人執教於清華大學等高等學府,有數十名大學生在全國各地大學裡深造,文風之盛,可見一斑。

盧家洲人扶貧濟困、民風淳樸。盧家洲現存一義倉,為1813年設立,至今200多年,建築占地面積158平方米。盧家洲村近河道,人多田少,古時一遇災荒,貧困者吃糧便成問題,為此村中紳士或有錢人閒時積儲糧食,以解燃眉之急。義倉是盧氏宗族為度過災荒及接濟貧困村民而設的賑災糧倉,同時為族人子弟中試者和品學兼優者發放義糧。

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瀘水在這裡繞村而過,是盧家人從水路出門的起點,也是盧家村經濟繁榮的見證。據族譜記載,明宣德至今近600多年來,先後出進士翰林院侍詔大學生稟生庠生奉議奉直朝議大夫、登仕郎等達官貴胄無數。盧氏不僅有讀書為仕之人,亦有經商致富能人,如族人盧瑞方就有17個店面,經營錢莊、布匹、鹽業、菸草等業務,號稱衡陽廬陵王。還有在廣西做生意富甲一方的盧伯度。在這些達官、富商的帶領下,盧家洲成為遠近聞名的望族。他們衣錦還鄉後,大興土木,廣修祠宇、民宅。如今的盧家洲田野平整,土質肥沃,桑樹成片、綠樹成陰。遠觀盧家洲,飛檐翹角的古民居、星座般散落在村子中的大小池塘、如玉帶環繞的水系,好一幅江南水鄉畫。現今,盧家洲正加大建設步伐,結合古村保護,緊扣“休閒旅遊+古村旅遊”的發展定位,按照修舊如舊,建新如故的原則,利用當地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進行保護性開發。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