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古王廟

盤古王廟

盤古王廟也叫盤古神壇,位於廣州市花都區獅嶺鎮振興村的盤古皇山麓盤古皇公園旅遊景區內。這座廟始建於清朝 嘉慶年間,以後多次焚毀,到光緒二十四年,才由民間集資重建。

基本信息

盤古王廟

建築物的特點
這是一座古典藝術建築物,有12條石柱、4條坤旬木柱,共16柱,縱橫各四條,平面分九格,代表九重天。最為奇特的是除了正中盤龍石柱之外,柱柱有書法刻字,總計七副對聯,儘是描寫歌頌盤古王開天闢地的豐功偉績。盤古王這位神話人物,是古代勞動人民以民間故事的形式創作出來的,是勞動人民戰天鬥地,創造世界的典型,這也是盤古王受到勞動人民崇拜的原因。
1985年,民間集資,對古廟再行修輯了一次,換去破爛的舊瓦,蓋上黃色琉璃瓦。屋脊上的琉璃製品、盤龍石柱和門前石獅、盤古靈牌仍然是原物,都有極高的文物藝術價值。
廟正中的盤古王神像,上身赤裸、下身披掛樹葉、手執短斧。是由廣州美術學院曹崇思教授雕塑捐贈的銅像,是根據古籍記載的盤古氏形象而創作的,藝術水平很高。這裡的香火歷來很旺,
特別是每年農曆八月十二日盤古王誕,人海如潮、煙火薰天、炮竹不絕。到了九月九日重陽節,盤古王山登高人流不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