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守自盜[成語]

監守自盜[成語]

【解釋】:監守:監管;盜:偷竊。竊取公務上自己看管的財物。

基本信息

釋義

【拼音】:jiān shǒu zì dào

【出處】:《漢書·刑法志》:“守縣官財物而即盜之。已論命復有笞罪者,皆棄市。”顏師古註:“即今律所謂主守自盜者也。”

【示例】:總之少了谷石,卻無案卷可憑,這就是~的匱空。(清·李綠園《歧路燈》第九十四回)

【近義詞】:知法犯法

【語法】:緊縮式;作謂語、賓語、定語;指盜竊自己看守之物。

相關故事

唐朝時期,楊炎因家族以孝出名而被唐德宗選拔為宰相,他上任把個人恩怨看得很重,引起朝中大臣的不滿,宰相盧杞尋機報復,把他的私宅購作官署,彈劾他監守自盜。”唐德宗下令處死楊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