盔纓

盔纓

盔纓,頭盔上絲織飾物。 湯顯祖 《牡丹亭·牝賊》記載選高蹄戰馬青驄,閃盔纓斜簇玉釵紅。洪升《長生殿·合圍》記載雙手把紫韁輕挽,騙上馬,將盔纓低按。

基本信息

歷史

盔纓盔纓
中原王朝原本用雉翎為纓,一般兩到三根,後來隨著佛教傳入中土,就有了現在常見的矛頭狀尖刺底部壓紅色絲纓(見明朝盔甲),或者盔頂有管狀物,裡面添入盔纓(像新三國電視劇里那種)。

作用

1、標誌:顯示戰將的威武;2、標示:大將一般衝鋒在前,後面的人可以看清攻擊的方向;3、目標:戰將在廝殺時,可以讓遠處的人識別敵我;4、風向標:如同海軍帽上的飄帶,感覺風向;5、把手:頭盔放在桌上拿取不方便,可解決拿頭盔的問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