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脾胃調養湯

《益脾胃調養湯》是由廣東科技出版社出版的書籍,作者:顏春連。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益脾胃調養湯

《益五臟調養湯》系列,計有《益心調養湯》、《益腦調養湯》、《益肝調養湯》、《益肺調養湯》、《益腎調養湯》、《益脾胃調養湯》6本。本系列書籍是以湯在保養五臟中的作用為中心,將各種滋補強身、防病健體作用的食物和藥物,依據中醫理論進行合理調配,形成集色、香、味、形、創意、功能於一身,融中醫學、中藥學、營養學、烹飪技術、飲食文化於一體的高品味、高營養價值的膳食。同時,本系列書也充分體現了中國傳統飲食保健醫學的科學性、系統性、針對性、實用性的諸多特徵。

目錄

一 脾胃與湯補

補脾益氣湯

三 補脾養血湯

四 補脾滋陰湯

五 溫補脾陽湯

六 補胃益氣湯

七 補胃滋陰湯

八 溫補胃陽湯

健脾利濕湯

十 補脾養胃止痛湯

十一 健脾養胃止血湯

十二 健脾養胃止嘔湯

十三健脾止瀉湯

十四 補脾潤腸通便湯

十五 防治消化不良調養湯

線上試讀部分章節

一 脾胃與湯補

(一)脾為“後天之本”

五臟,在中國傳統醫學上是指心、肝:肺、脾、腎.為人體中最重要的器官。

脾胃對生命活動具有極其重要的影響。脾的功能與胃、腸關係密切.共同起到受納、腐熟水谷和吸收營養精化、化生氣血津液的作用。因而是後天長養之源泉,故稱為後天之本。人出生後,主要依靠飲食中各種營養物質來維持生命,而飲食則是營養物質的主要來源,也是氣血生成的物質基礎。人從自然界獲得各種食物經胃消化和吸收,脾的運化,化生氣血津液。為五臟六腑、筋骨、皮肉等提供營養源泉。所以人體五臟六腑、四肢百骸,以及皮毛、筋、肉等組織器官,若沒有脾的作用,就不能從自然界攝取充足的營養,氣血化生無源,人體臟腑、筋脈都會得不到營養,各種功能活動必將受到影響,是難以維持其正常生理功能的。即使在現代科學技術發展的條件下,一旦脾胃功能完全喪失,光靠體外給液而輸送營養或給藥治療,既不是長久之計,也難以繼續維持其生命。同時。腎精也得不到充養,必然影響人的壽命。《黃帝內經》說: “谷不入半日則氣衰,一日則氣少矣,”“人以水谷為本,故人絕水谷則死。”所以說腎為先天之本,脾為後天之本.後天養先天。

由此可知,脾的生理功能主要體現在主運化、升清,主統血。主肌肉、四肢,其華在唇,開竅於口等方面。

(二)湯補脾胃的功效與作用

正確套用湯補脾胃的關鍵是必須掌握湯補品的功效。具體地說湯補脾胃具有兩大功效:一是滋養脾胃,二是補益陰陽氣血。前者是講湯補能夠補養人體的脾胃部位,使其堅固有力。後者是講湯補能夠補養人體脾胃這一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和生理功能,使其平衡協調。

1.滋養脾胃。湯補就是通過對脾胃的滋養而發揮作用的。它對脾胃的滋養是通過兩種形式進行的:一是甘味入脾,二是以髒補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