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米村

的米村

的米村隸屬雲南省文山州丘北縣平寨鄉境內,轄小壩達、多衣樹、李子樹等7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786戶,有鄉村人口3401人。

基本信息

村情概況

的米村隸屬雲南省文山州丘北縣平寨鄉境內,地處東南部,距鄉政府所在地19.00 公里,到鄉上道路

村莊一角村莊一角
為柏油路,交通方便,距縣城43公里。東鄰廣南縣,南鄰天星鄉,西鄰馬龍村民委,北鄰布凹村民委。轄小壩達、多衣樹、李子樹等7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786戶,有鄉村人口3401人,其中農業人口3401人,勞動力2065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606人。全村國土面積2.12平方公里,海拔1,358.00米,年平均氣溫13.00 ℃,年降水量1,400.00毫米,適合種植69113 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2,871.00 畝,人均耕地0.8 畝,林地303.00 畝。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養殖業,主要銷售往本縣。2009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75.00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7.2%。2009年全村經濟總收入1041.9 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628.00 元。農民收入主要以畜牧業為主。該村民委目前正在發展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養羊、牛產業。

農村經濟

該村有耕地總面積2,871.00畝為旱地,人均耕地0.78 畝,主要種植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303.00

林果經濟林果經濟
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80.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05 畝,主要種植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4.00畝,其他面積69113畝。200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041.9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297萬元,占總收入的26%;畜牧業收入709.4萬元,占總收入的68%(其中,年內出欄肉豬4163頭,肉牛38頭,肉羊61隻);第二、三產業收入32.5萬元,占總收入的3%。農民人均純收入1628.00元,農民收入以畜牧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567.0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459人(占勞動力的22%),在省內務工403人,到省外務工55人。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1、突出農民增收,推進區域種植綠色化建設。2、突出爭光創優,大力推進生態畜牧業投入建設。3、完善配套,努力推進全村基礎設施系統工程。4、資源整合,積極推進林業建設。

基礎設施

截止2009年底,該村民委已實現通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有620戶飲用井水,有786戶通

民居民居
電,擁有電視機農戶771戶;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605 戶,占總數的77%。該村民委到鄉上道路為柏油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19.00公里,距離集貿市場9.00公里。全村民委共擁有汽車6輛,農用運輸車7輛,機車74輛。到2009年底,全村民委建有沼氣池農戶523戶,建有小水窖611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189戶。有7個自然村已通電;6個自然村已通路;有7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7個自然村已通電話。該村民委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4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34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559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188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人口衛生

該村民委現有農戶788戶,共鄉村人口3426人,其中男性1820人,女性1606人。其中農業人口3426人,勞動力2100人。該村以漢族族為主(是彝族、苗族族混居地),其中275彝族人,苗族271人。
到2010年底, 參加農村合作醫療2981,參合率87.65%;享受低保215人。村民委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鎮)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98平方米,有鄉村醫生1人,該村民委距離鄉衛生院 19 公里。該村民委建有公廁2個,人畜混居的農戶66戶,占農戶總數的8.4%。

文化教育

該村民委建有國小3 所,校舍建築面積 1,321.00 平方米,擁有教師 16 人,在校學生466 人,距離鎮中學15.00 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736人,其中小學生480人,中學生254人。
全村建有文化活動室1 個、業餘文娛宣傳隊 2 個,極大的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