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框計算

百度框計算

“框計算”為用戶提供基於網際網路的一站式服務,是一種最簡單可依賴的網際網路需求互動模式,用戶只要在框中輸入服務需求,系統就能明確識別這種需求,並將該需求分配給最優的套用或內容資源提供商處理,最終返回給用戶相匹配的結果。

背景

百度搜尋百度搜尋

百度的搜尋框,這樣一個框從2001年9月20號百度首次對外提供服務到現在一直沒有變過,所以會感到非常熟悉。但是這8年間,外面的世界卻發生了非常非常大的變化,可以說是滄桑劇變,中國網際網路從一千多萬網民發展到現在三億多網民。中國是世界上第一大網際網路國家。
與此同時,這個百度搜尋框的背後的技術支撐也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現在平均每天大概有20項的技術升級在百度的後台發生。雖然大家在表面上看到的東西多年不變,但是背後它所依賴的技術卻在飛速的發展。
還記得搜尋引擎產業早期的時候,有時候要找一些比較難找的東西,需要用比較複雜的語法,要學會邏輯,“+”表現這個詞必須在這篇文章出現,“-”表現不能出現。這些東西在十年前被認為是高級搜尋,而今天可能很多人已經不明白它是怎么回事。
用戶的期望值改變了,他不需要再做任何的學習,他想什麼你就要給他什麼。這樣的期望值實際上對於技術的要求就越來越高了。其實不光是百度的首頁上一直有一個搜尋框,我們看了一下,在目前網際網路的業界幾乎所有的主流的套用都把這個框放在非常明顯的位置。

簡介

百度CEO李彥宏百度CEO李彥宏

未來,打開電腦或其他任何終端,桌面上只有一個簡單的框,你往框裡輸入你想要什麼,框就自能自動識別你的需求,然後在網際網路可選範圍內自動匹配滿足你相關需求的最佳套用和服務——這不是天方夜談,2009年8月18日,百度董事長兼CEO李彥宏在主題為“從你開始、創新世界”百度技術創新大會上發布了“框計算” 平台的理念和偉大構想。

2008年百度推出的阿拉丁平台就是通過開放形式讓各種各樣的需求被各種各樣套用所滿足,這樣的做法慢慢就會把各種需求聚集到同一個框裡,所以百度把它叫做“框計算”。

“框計算”平台將通過語義分析、行為分析、智慧型人機互動、海量計算的方式,把百度知道、百科以及其他的套用統一到百度搜尋框中,使用戶可以更簡單、更傻瓜化的得到最想要的答案。在未來的網路終端中,用戶將只需要一個“框”,這個框將無所不能、無處不在。

特徵

百度2009創新技術大會百度2009創新技術大會
“框”,不再僅僅是指一個簡單的用戶UI界面,也不是獨指百度的“搜尋框”。

強大的需求收集器和分析器

在李彥宏提出“框計算”概念之前,其實個人計算機、網際網路上已經有形形色色的各種計算框,詞典框、對話框、搜尋框……但這些各種各樣的“框”,都只是在特定語境下才有意義。比如詞霸里的詞典框,用戶只有在獲取單詞釋義時,才會到這個框裡輸入內容;同樣,用戶在詞典框裡輸入別的需求,詞典框也不會給用戶任何有意義的反饋。而李彥宏所提到的“框計算”的“框”,用戶可以輸入任何類型的需求,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個“框”是萬能的,因而也必須是“智慧型”的。

帶有典型的作業系統特性

由於“框”能在在網際網路可選範圍內根據用戶需求自動匹配最佳的套用和服務,這個“框”又帶有典型的作業系統特性。就像微軟的視窗作業系統,上面可以運行Office瀏覽器防毒軟體等各種各樣的套用軟體。目前,詞典、計算器、日曆等簡單套用已經能通過百度框直接運行,視頻、防毒、遊戲、購物等網際網路套用近期也有可能被框直接啟動,如果越來越多的套用確實能在“框計算”平台上運行,“框”將對整個網際網路產業的升級和發展產生巨大的拉動效應。

關鍵技術

百度2009創新技術大會百度2009創新技術大會

“框計算”平台聽起來非常神奇,而要通過“框計算”實現真正的基於網際網路的一站式服務,有兩個領域的關鍵技術需要突破。

需求識別

首先是需求識別領域的技術突破。所謂“需求識別”,就是確定用戶究竟要網際網路為他做什麼,這是網際網路科學最複雜和最具技術含量的一個領域,下面又包括語義分析、行為分析、智慧型人機互動、海量計算處理等子領域。

在用戶需求識別技術方面,百度目前在全球範圍內都是最強的,每天要從搜尋框中獲取超過10億次搜尋請求,並要一一在極短時間內對這些需求進行識別回響。儘管如此,當“框計算”將用戶需求從搜尋向其他套用領域極大程度延展時,“框計算”後台對用戶需求的識別能力還需要大幅度的提升。

套用開放

另一個需要突破的領域,就是“框計算”平台上的套用開放。“框計算”平台前端的需求識別能力再強,如果沒有合適的套用在平台上及時回響這個需求,用戶需求一站式滿足的美好理想也不可能完美實現。反過來,要使更多的套用在“框計算”平台上實現就緒,光靠一兩家公司肯定是不行的,而需要整個產業的共同努力。一方面,“框計算”平台要足夠開放,要建立起足夠開放的產業標準和技術接口,讓想加入到這個平台的套用服務商能以最簡單便捷的方式加入進來;另一方面,“框計算”平台也要能為平台上的套用服務商帶來更大的利益,而這主要牽涉到“框計算”上游海量用戶資源和需求的分配問題。

與雲計算

雲計算雲計算

百度公司提起“框計算”,很多人就會不由自主地聯想到另一個最近網際網路上異常火爆的概念——“雲計算”,也有人在談論“框計算”的背後需要“雲計算”來支持實現的問題,但從本質上看,“框計算” 強調前端用戶需求的研究和回響,為用戶提供一站式的網際網路服務;而雲計算強調後台資源的整合,為客戶提供低成本的IT基礎設施的配置。總體而言,百度“框計算”從理論體系來說,“框計算”和“雲計算”都言之成理,自成一派。

“雲計算”是一種全新的領先信息技術,在知名跨國企業中,IBM谷歌微軟都是近年來積極推動“雲計算”的核心力量。但總體來說,“雲計算”即使在國際上也仍處於探索之中,

意義

百度提出了“框計算”的新學術理念,為網際網路服務的全面改進提供新的平台。業內專家認為,百度技術創新大會提出的“框計算”,革命性的完善了中國網際網路科學的理論體系,“框計算”所包含的各種創新技術,使得中國信息產業在自主創新的道路上取得突破性進展,並將帶動整個IT產業的技術進步。

熱議

吳敬璉教授吳敬璉教授

吳敬璉

著名經濟學家、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吳敬璉教授說:“框計算”將為振興民族產業做出貢獻。

祝寶良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首席經濟學家、商務部特聘專家祝寶良:“中國網際網路行業需要有一個由中國人自己提出的技術理念來指引方向。比如百度‘框計算’的提出。”

陸曉明

新華社首席經濟分析師陸曉明:“框計算理念的提出也帶動了中國企業對技術的渴求”。

方興東

著名網際網路評論家方興東:“框”實際上在源源不斷推動網際網路的創新套用,加速網際網路服務商的優勝劣汰。

劉激揚

微軟亞洲搜尋技術中心工程總監劉激揚:“框計算將為技術開發者提供更廣闊的網際網路技術開發舞台”。

牛文文

《創業家》雜誌總編輯兼社長牛文文:“框計算理念的提出和實踐將大大促進產業結構的最佳化,推動中國經濟中心向網際網路轉移”

呂伯望

著名網際網路分析師呂伯望:“百度提出的框計算理念將推動創新套用,引爆網際網路經濟下一輪增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