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留學

百年留學

百年留學,二十四集歷史記錄片,是中國第一部描寫中國留學歷史的紀錄片。

劇情簡介

第一部全景式描述中國留學發展過程的電視歷史記錄片
中國的命運改變了他們 他們的命運影響了中國
第一部全景式描述中國留學發展過程的電視歷史記錄片《百年留學》即將在廣東電視衛星頻道和廣東電視新聞頻道隆重推出。這部大型歷史記錄片共24集,每集42分鐘,是廣東電視台聯手歐美同學會、香港電台電視部、廣東新氣象影視宣傳中心精心打造的一部力作,也是廣東電視台在人文記錄片製作領域的一大探索和突破。
2004年開春,剛任廣東電視台台長的張惠建,提出充分利用廣東在百年留學史上的特殊地位和作用,記錄百年留學歷史,展示留學精英風采,製作《百年留學》電視片的創意。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歐美同學會會長韓啟德在得知廣東電視台的製作計畫後,也積極支持歐美同學會與廣東電視台的合作。
中國人出國留學,從1847年容閎赴美算起,至今已有159年的歷史,從1872年清政府正式選派官費留美幼童算起,也長達134年。而在中國留學史上被譽為留學第一人的容閎,正是廣東珠海香洲人,1855年,在他學成歸國之後,他成為曾國藩的幕僚,抱著“以西方之學術,灌輸中國,使中國日趨於文明富強之境”的信念,極力遊說晚清朝廷派遣留學生前往美國學習,在容閎的上下奔走和曾國藩、李鴻章等一批洋務運動主將的操持下,第一批留美幼童成功派出,開創了中國官費留學的先河,也掀開中國留學史的嶄新一頁。在派出的120名留美幼童中,廣東籍的就有83位,中華民國第一任國務總理唐紹儀,清華學校第一任校長唐國安,北洋大學校長蔡紹基,是其中的佼佼者。自此之後,中國人出國留學幾起幾落,幼童留美、海軍留歐、留日狂飈、留法勤工儉學、留學蘇俄,直至當代留學……歷經起步、發展、斷裂、鼎盛,不同時期的留學呈現出不同的特點。
全片以百年留學歷史發展脈絡為線索,以重大留學事件和重要留學人物為主體,以新的立意、新的視角講述中國留學的緣起、發生、發展,不同歷史階段的留學特點和傑出留學生的成長故事,從而揭示留學在中國歷史進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片從策劃、採訪、攝製到後期製作,歷時兩年半,攝製組足跡遍及中國十多個省份20多個城市以及英國、法國、美國、日本等多個國家,採訪留學生後裔、留學專家學者逾200人,拍攝挖掘各級博物館、中外著名大學校史室以及名人故居的鮮為人知的珍貴史料呈現給觀眾。
這是一個好題材,好故事,好製作。在看完樣片後,歐美同學會副秘書長陳泉說:“《百年留學》出乎意料的好。”總監製、廣東電視台副台長陳永光說:“每一集內容都有精彩的故事。”總編導勞鴻鍇說:“六位編導,各有各的擅長,范小靜長戲劇衝突,鄭曉旭長影像結構,曾偉文長挖掘細節,陳小莉長深思嚴謹,杜軍長故事敘述,黎建力長影像拍攝,自由發揮而又團結緊張。”
從封閉走向世界,從傳統走向現代,百年留學歷史就是東方文明和西方文明融合的歷史。在歷史的浩瀚中尋找,在現實的遺存中發現,當我們走進《百年留學》的細節里,看著那些帶著歷史體溫的照片、奏摺、手跡、歷史舊地,彷佛可以在歷史的碎片中勾勒出百年留學的身影。
正如方輝的主題曲所唱:異國他鄉,學海寒窗,砥礪學問,開引思想洪流;追求真理,救國救民,報效神州故園。
看,《百年留學》,一筆連一筆,可歌可泣!
看,風流人物,一代接一代,英名天下傳!

分集劇情

 

分集查詢收起查詢
  • 1集
  • 2集
  • 3集
  • 4集
  • 5集
  • 6集
  • 7集
  • 8集
  • 9集
  • 10集
  • 11集
  • 12集
  • 13集
  • 14集
  • 15集
  • 16集
  • 17集
  • 18集
  • 19集
  • 20集
  • 第1集1847年,一個名叫容閎的廣東少年登上了開往美國的帆船,開啟了中國歷史上真正意義的留學。25年後,在他的不懈努力下,中國第一批公派留學生120名幼童前往美國留學。後來清朝政府將全體幼童撤了回來,幼童留美教育雖然夭折了,但是中國的留學大門卻再也關不住了,而且這批留美幼童對中國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和作用。
  • 第2集中國學生留學歐洲始自晚清,1877年,清政府為培養海防人才,在福州船政學堂選派首批優秀畢業生去英國、法國留學,學習海軍駕駛、武器製造、輪船製造、航海技術,史稱海軍留歐。海軍留歐,20年中只派了80多人,卻在近代中國的實業、軍事、教育等方面做出開創性的貢獻。
  • 第3集從1880年開始,到歐洲學習海軍的留學生陸續學成回國,作為經歷正規海軍理論學習和實踐訓練的專業人才,他們被南、北洋海軍爭先留用,成為中國海軍建設中的主要骨幹力量。其中突出代表人物嚴復,翻譯出版赫胥黎的《天演論》,以“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弱肉強食,優勝汰劣”的原則,喚起國人變法圖強的民族意識,成為最偉大的西方思想傳播者。
  • 第4集1900年前後的中國,由於甲午戰爭的戰敗和科舉的廢除,各種各樣的人懷著各種各樣的動機,紛紛東渡日本,總人數超過三萬人。有人把這稱之為“留日狂飆”。
    黃興以公派的身份留學,三年後,孫中山與黃興在東京鳳樂園首次會面,由此,辛亥革命的帷幕正式拉開。
  • 第5集時勢造英雄
    留日潮造就了許多的革命者,更湧現了大量的文化和軍事精英。
    郭沫若用詩歌的形式最早謳歌了新中國。
    中國近代教育的許多辦學理念和教學模式,是由留日學生創立和實施的,馬君武便是一個突出的代表。
    陳獨秀等人最早在中國宣傳馬克思主義。他們,猶如鳳凰涅磐,浴火重生……
  • 第6集留日潮中,軍事留學一直是亮點。
    蔣百里成績超群,被當時的日本天皇親賜指揮刀。後來,蔣百里“慧眼”識風雲,準確預測了抗日戰爭的戰局態勢。
    中國軍隊的不少將領是從日本的士官學校走出來的。抗日戰爭爆發後,在中國的戰場上,二十年前日本士官學校的老師和學生變成敵我進行廝殺。
    與此同時,以魯迅為代表的一批留日學生,成為中國現代文壇的中堅。
  • 第7集1905年9月,清政府頒布了《立停科舉以廣學校諭》。科舉的廢除,直接地推動了留學的突飛猛進,促進了新學問、新文化、新教育的產生,是中國文化史上的一大革命,蔡元培、胡適、陳獨秀,這些沐浴著歐風美雨日潮的留學生,在中國新文化運動的過程中,發出了最強悍的吶喊。
  • 第8集八國聯軍入侵中國,中國卻反倒要付給列強們巨額的戰爭賠款。後來,中國學生卻又拿著列強退還的部分賠款去留學。這就是中國百年留學史上一段特殊的庚款留學,十足的打著國恥烙印的留學。令別有用心的列強們始料不及的是,庚款留學不僅為中國培養了眾多的傑出人才,而且探索出了特殊的英才留學模式。
  • 第9集長達四十年的庚款留學,創造了中國留學史上的奇蹟。庚款留學生們學成後幾乎全部回到了養育他們的黃土大地。他們對祖國最大的貢獻,一個是教育,一個是科學。梅貽琦、陶行知、梁思成、錢學森、楊振寧……一個個響亮的名字,一個個傳奇的故事!
  • 第10集20世紀一二十年代,在中國留學歐洲的歷史上,是一個動盪不安的時期,動盪的原因,一是國內發生了辛亥革命;二是歐洲發生了世界大戰。在這樣艱難的處境下,一批在歐洲留學的老的同盟會會員李石曾、吳稚暉、蔡元培、吳玉章等人倡言苦學、儉學、樂學,鼓勵國內青年學生赴歐留學。由於他們的共同努力和積極的推進,醞釀於民初,洶湧於五四的留法勤工儉學成為一個運動,在中國掀起一波留學熱潮。
  • 第11集法國,巴黎公社的故鄉,《國際歌》的發源地。留法勤工儉學運動為一批胸有大志的中國青年打開了風雲激盪的世界之門,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在法國邊打工邊學習,其中的先進分子積極追求真理、研究各種社會思潮、堅定地樹立起馬克思主義的信仰,湧現出一大批堅定的共產主義戰士,為中華民族的解放準備了大批卓越的領袖人物,蔡和森、周恩來、鄧小平、陳毅……這是一串長長的名字。
  • 第12集因為革命去留學,因為留學更革命。中國留學大潮頭一次湧向北方,紅星閃耀的蘇聯。莫斯科的中山大學校長驕傲地告訴美國人:他的學生們回國以後是要做革命領袖的。張聞天、劉伯承、李立三……留學蘇聯影響了他們的命運,他們的命運影響了中國革命的進程。
  • 第13集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中國掀起了轟轟烈烈的抗日救亡運動。遠離萬水千山,遍布世界各地的中國留學生紛紛回國參加抗日救亡,歸國留學生成為抗日救亡一支重要的力量。
    冼星海、周堯、華羅庚、李溫平等人成為抗日救亡各條戰線上的重要人物。
    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遍布世界各地的留學生衝破層層阻力回到中國,為中國的國防、經濟、教育等領域的建設和發展作出了重大的貢獻。錢三強、錢學森、郭永懷是他們中的代表。
    如果說抗戰留學生歸國潮為的是救亡圖存,反抗侵略,那么新中國留學生歸國潮就是要建設強大的新中國,建設強大的國防。
  • 第14集世界是你們的”,“希望寄托在你們身上”,是1957年毛澤東在莫斯科大學對中國留學生的講話。建國初期的十多年裡,中國的留學生全部是公派的,而且絕大部分派往蘇聯。這是把一切獻給祖國和人民的一代,這是百年留學史上具有鮮明時代特徵的一代。他們的刻苦,他們的忠誠,他們的奮鬥,為留學史的那一頁塗抹了鮮紅的色彩。
  • 第15集東方文明是一個縱坐標,西方文明是一個橫坐標,在坐標的交點上站立著一個個留學歸來的藝術大家,歷史巨人。徐悲鴻、田漢、呂彥直……他們的作品交映著東方的燦爛和西方的輝煌。在流動的藝術海洋中,他們是勇敢而智慧的弄潮兒。
  • 第16集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小說《圍城》、電影《祝福》、嶺南畫作《漁港雨色》、鋼琴協奏曲《黃河》,這一部部的藝術經典中包含著許多留學生的故事。他們用東方之經線和西方之緯線,織出了絢麗的藝術彩緞。在東方文明和西方文明之間,千千萬萬的留學生是勤奮的友好使者。
  • 第17集1978年6月23日,鄧小平視察清華大學時,作出了歷史性的留學指示“不要派三個五個,而是要成千上萬派”,中國留學史從此揭開嶄新的一頁。
    從1978年到2005年,僅由中國教育部門向西方各國派出的留學生將近50萬人,分布在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共有17萬人學成歸國。支持留學,鼓勵回國,來去自由,成為我國留學基本政策。
  • 第18集中國的自費留學大潮始於一位外籍老師瑪麗的大膽建議。自費留學大潮得以發展,有賴於各方面因素:國家的倡導和大力支持;國外教育產業化的蓬勃發展;高校發展的吸引;中介推波助瀾。正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百萬學子漂洋過海,展翅高飛。
  • 第19集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始,緊閉的國門向外打開,欲師人長技的知識分子中的精英、終於可以越洋遠赴西方先進國家求學。如今,當年在學海暢遊後歸國的學子,許多已成了社會的精英和棟材。他們挾所學的知識技能、及獨特的視野,在這個開放改革的年代,在中國現代化的進步中,在向全球一體化邁進的過程中,發揮了不可磨滅的獨特作用。本集在這批學子中,從體育、教育、農業等領域裡,擷取幾個人物(田麥久、閔維方、李華)故事,通過他們艱辛或是異常努力的留學歷程,以及他們在各自的科研和工作領域中所取得的創新及成績,以小見大,折射出這一代留學生不懼苦困、勇於創新的浪漫的愛國主義情懷。
  • 第20集“海歸”創業在中國百年留學史上前所未有。目前,歸國的留學人員已超過二十萬人,創辦企業上萬家。他們正逐步成為推動中國經濟和商務發展的一支不容忽視的重要力量。中國國內的許多行業正在由“海歸”創辦的企業獨領風騷,領軍人物舉足輕重。本集聚焦北京、廣州、蘇州等地的“海歸”創業人物和企業,透視“海歸”創業的背景、過程和成果。
1-10集11-20集查看全部劇情分頁查看劇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