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無症病毒

主要寄主範圍和症狀:主要寄主範圍局限於百合科。所有的寄主植物均為系統侵染,但敏感程度不同。汁液傳播。也可以通過葉片接觸傳播(McWhorter Allen,1964)。

學名 Lily symptomless virus

異名 百合曲葉條紋病毒(Lily curl stripe virus)(Rev.appl.Mycol.46,12v)
百合病毒(Lily virus)(Allen,1971)

英文名 Lily symptomless virus 縮寫:LSV

分 布

可能哪裡有百合,哪裡就有此病毒。

寄主植物

診斷寄主:被黃瓜花葉病毒侵染過的麝香百合幼苗會發展為壞死斑紋。侵染後三周,會出現各種大小特有的斑紋。開始時出現脈明和萎黃,然後變成灰棕色和壞死(Brierley ? Smith,1944)
只用百合無症病毒接種麝香百合幼苗,讓其在低於15.5oC下生長,約60-90天后,葉片出現捲曲斑紋(特有的白色斑紋和極度的扭曲)(McWhorter Allen,1967)

繁殖寄主:麝香百合適合於繁殖保存此病毒,同時是提純此病毒的很好資源。

檢驗寄主:用黃瓜花葉病毒侵染過的麝香百合可作為檢驗寄主,。鬱金香(Clara Butt and Rose Cooland)也可作為檢驗寄主。沿著Rose Cooland的花脈,其外面的黑條紋比裡面的明顯。這不同於由鬱金香碎色病毒引起的典型的碎色。上述均為系統檢驗寄主。

危害情況

此病毒是彎曲的細絲狀,長640nm,直徑為18nm,只侵染百合科植物。可能通過桃蚜以持久方式傳播。也可以通過花葉的相互接觸和汁液接種傳播,廣泛分布在商業交易的百合幼苗中。

在某些環境條件下在百合中引起捲曲斑紋(和基部斑紋)。當和黃瓜花葉病毒一起複合侵染時在百合中引起壞死斑點。當和鬱金香碎色病毒複合侵染時,在鱗莖狀百合屬植物中引起棕色環斑,在藥百合植物葉片中引起碎斑。

形態特徵

粒體特性:在無限希釋溶液中沉降係數是172S。A260/A280:1.20-1.43(Civerolo et al.,1968)。
粒體結構:細長彎曲的棒狀粒體,長640nm,直徑17-18nm(Fig3,Fig4)。粒體的中心是較深的污色(Fig5)。用2%的磷鎢酸鈉或1%乙酸鈾醯染色,用電鏡法觀察,可以看到粒體。所以電鏡法是判斷其是否受此病毒侵染的很好方法。(Civerolo et al.,1968,Lyons Allen,1969)。

粒體成分:核酸是粒子重量的8.3%。

細胞和組織的關係:可能除了分生組織外,所有組織都可被感染,葉子組織產生的病毒粒子比根或莖組織產生的多。薄片研究證明粒體病毒與發生在細胞質的病害有關(Fig6)。細胞質內沒有觀察到風輪狀內含物(Lyons ? Allen,1969)。

生物學

汁液穩定性:沒有資料。

純化:兩種純化方法介紹如下:

1、(Ccverolo,Semancik ? Weathers,1968)。按1:2(w/v)的比例把冰凍的葉片組織放入0.25M、pH7.5的磷酸鉀緩衝液中,此溶液含有0.002M硫酸鎂、0.1%的硫乙酸;每100ml緩衝液中加入10-15ml 1%的皂土溶液。迅速粉碎冰凍的葉片組織並用粗棉布過濾,濾液以2000轉/分離心5分鐘。每100ml汁液中再加入1-5ml的1%的皂土溶液,低速離心直到上清液出現稻草色,得到上清液。開始以9600轉/分離心10分鐘,然後以94000轉/分離心2小時。用0.1M、pH7.0的磷酸緩衝液重新懸浮最後的沉澱。所有的操作均在4oC下進行。當離心分離在蔗糖密度梯度下進行時,病毒會有一個單獨的條帶。

2、(C.J.Asjes,unpublished)。把粉碎的葉片放入0.067M、pH7.2,含0.1%thioglycollic acid 的磷酸緩衝液中,用粗棉布過濾得汁液,把汁液放-20oC冰凍一天或更長時間。頭天晚上解凍,加入等體積的綠仿。攪拌30分鐘後以1000轉/分離心10分鐘得到的汁液以90000轉/分超離2小時。最後的沉澱用磷酸緩衝液重新懸浮後以1000轉離心10分鐘。
與其它病毒的關係:根據此病毒的特性和形態,其屬於carlavirus group(香石竹潛隱病毒屬)。它和這種抗體有反應,而這抗體不和菊花B,馬鈴薯M,馬鈴薯S,康乃馨隱症等病毒反應。百合無症病毒抗體和部分純化的菊花B,馬鈴薯M,馬鈴薯S,康乃馨隱症等病毒反應(van Slogteren ? deVos)。

傳播途徑

介體傳播:其是一種長650nm的粒體,可能是百合無症病毒粒體。它是通過桃蚜以非持久方式傳播(Mowat Stefanac,1972)。但是,Brierlry Smith (1944)報導棉蚜可以通過持久方式傳播此病毒。

菟絲子傳播:沒有資料。
血清學:

用來自受侵染的百合的澄清汁液對兔子進行靜脈注射製備抗血清,在試管凝聚試驗中抗血清滴定度為1/1280(van Slofteren de Vos,1966)。每間隔一周接受三次靜脈注射的兔子,緊接著用部分純化的病毒給它予肌肉注射,其抗血清的滴定度是1/1024(T.C.Allen)。

檢疫與防治

注意:“百合無症病毒”這個名稱可能是不幸的,因為其它百合病毒有時能隱症侵染百合,而百合無症病毒本身在一些環境條件下引起症狀。被認為是百合無症病毒的650nm粒體,在和黃瓜花葉病毒一起侵染時在百合屬植物中產生壞死斑點。另外儘管Brierley Smith 描述的此病毒被棉蚜以持久方式傳播,但是證據證明(Mowat Stefanac ,1972)650nm病毒,象香石竹潛隱病毒其它成員一樣被蚜蟲以非持久性方式傳播。看來現在保留“百合無症病毒”似乎是最好的。

另一個病毒,百合環斑病毒(tulip breaking virus),常常在麝香百合引起壞死環斑。但顯然其不被包含在這個病毒屬(Brierley Smith,1944)。在環斑症狀和壞死症狀的植物切片中,750nm的病毒粒體和百合環斑病毒的典型風輪狀內含物被發現(Allen,1971)。

檢疫措施:

(一)禁止從疫區引進百合科植物。

(二)特殊需要者,需經指定機構審批同意,在指定港口進口,並有出口國檢疫證書,證明種子不帶LSV者,再行隔離試種等檢疫措施。

(三)限制進口數量,建議限制在20粒/品種。

(四)隔離試種、檢疫。凡上述種子引進後,送隔離圃隔離試種1-2年,經檢驗確證不傳帶本病毒者出證放行。發現病株者消毀,從健株留種或病株作脫毒處理後獲得健苗或健種,歸還引進單位。

檢疫方法:

(一)播種,觀察長出新苗的症狀。

(二)鑑別寄主反應:如前所述,LSV在不同的寄主植物上呈現相應的症狀。

(三)電鏡觀察:浸績法制樣,電鏡觀察病毒粒體形態,測量粒體大小。

(四)血清學檢測:微量沉澱法,瓊脂免疫雙擴散酶聯法(ELISA)免疫電鏡法測定。

LSV的防治:

(一)對於無LSV的國家一般採取檢疫的辦法,禁止或限制可能傳帶LSV的種子進口。在進口的材料中一旦發現LSV,應全部銷毀,以防蔓延。

(二)對於已經發生的國家。採用的辦法主要有:

1、 篩選、培育、利用抗LSV的植物種質資源

2、 組織脫毒生產無毒苗。

3、 採用噴施農藥的方法來消滅棉蚜等。

主要參考文獻

[1]、Allen, Lily Yb., N. Am. Lily Soc. 24: 29, 1971.

[2]、Allen & McWhorter, Phytopathology 56: 869, 1966.

[3]、Allen & Lyons, Phytopathology 59: 1318, 1969.

[4]、Brierley & Smith, Phytopathology 34: 529, 1944.

[5]、Asjes, de Vos & van Slogteren, Neth. J. Pl. Path. 79: 23, 1973.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