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龍魚服

白龍魚服

白龍魚服(bái lóng yú fú)比喻帝王或大官吏隱藏身分,改裝出行。出自於漢·劉向《說苑·正諫》:“昔日龍下清冷之淵,化為魚,漁者豫且射中其目。”。白龍魚服:白龍化為魚在淵中游。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之三》:“權翰林穿著儒衣,正似‘白龍魚服’,掩著口只是笑,連權忠也笑。從前白龍從天上下到清泠池,變成魚,被漁夫豫且射中了它的眼睛。’那白龍是天帝豢養的珍貴動物,豫且是宋國身份低賤酶奴隸,白龍不變成魚,豫且就不敢射它。

基本信息

成語釋義

白龍: 傳說中白色的龍,河神。借指帝王或大官吏。魚服:魚形,穿起魚的外衣。

白龍魚服:白龍化為魚在淵中游。比喻帝王或大官吏隱藏身份,改裝出行。

成語典故

西漢·劉向《說苑·正諫》:“昔白龍下清泠之淵。化為魚,漁者豫且射中其目。”

漢·張衡《東京賦》:“白龍魚服,見困豫且。”

示例

晉·潘岳《西征賦》:“彼~,掛豫且之密網。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之三》:“權翰林穿著儒衣,正似‘白龍魚服’,掩著口只是笑,連權忠也笑。”

漢·張衡《東京賦》:“白龍魚服,見困豫且。”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九十五回:“太史女曰:‘白龍魚服,畏而自隱,異日富貴,不可言也。’。”

成語故事

原文

春秋時,吳王欲與民共飲,伍員諫曰:“不可!昔天上白龍下於清冷之淵,化為魚時,為漁人豫且射中其目。白龍訴於天帝,天帝問曰:‘其時,汝以何形而現?’白龍答曰:‘吾下於清冷之淵後,便化為魚。’天帝曰:‘魚本為人所射殺也,既為如此,豫且何罪之有?’白龍乃天帝之寵物,豫且為宋國之下民。白龍若不化為魚,豫且便不敢射殺之。今王罔顧萬乘之尊位,而與尋常百姓共飲,臣恐有豫且之虞也!”吳王於是取消原意。

——西漢·劉向《說苑·正諫》

翻譯

吳王想要跟百姓一起飲酒,伍子胥勸諫說:“不能這樣。從前白龍從天上下到清泠池,變成魚,被漁夫豫且射中了它的眼睛。白龍向天帝告狀,天帝問:‘當時,你是怎么處置自己身形的?’白龍回答說:‘我下到清泠池中,變成了魚。’天帝說。‘魚本來就是漁夫所要射的,像這樣,豫且有什麼罪過?’那白龍是天帝豢養的珍貴動物,豫且是宋國身份低賤酶奴隸,白龍不變成魚,豫且就不敢射它。現在君王放棄國君的地位,而跟平民百姓一起飲酒,我擔心將會有白龍被豫且射中一樣的禍患了。”吳王這才放棄了這樣的想法。

"白龍魚服"這條成語,比喻的就是貴人隱藏身分,微服出行,也有時進一步指這樣隱瞞身份,恐怕會給自己帶來危險。

詞語辨析

感情色彩:褒義詞

語法用法:作謂語;指貴人微服出巡

成語結構:緊縮式

近義詞:微服私巡、白龍微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