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馬湖[浙江省杭州市白馬湖]

白馬湖[浙江省杭州市白馬湖]
白馬湖[浙江省杭州市白馬湖]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白馬湖位於杭州高新區(濱江)南部,越王城山北麓,萬頃碧波,茫茫無際,俗稱白茫湖。與西湖隔江相望,南北輝映,被譽為“杭城雙璧”。

基本信息

簡介

白馬湖,古代這裡曾是江海相連的前海灣,由於山洪衝擊、海潮吐納,海灣漸被泥沙堵塞,成為泄湖。全湖周長10餘公里,南宋時水面達3000餘畝,後經過多次自然淤積與圍墾,到1984年水域縮至1720畝,成為當時蕭山地區最大的湖泊。

規模

白馬湖白馬湖
湖中有馬湖橋,將湖水一分為二,橋東稱“東白馬湖”,水面約700畝;橋西稱“西白馬湖”,近1000畝,平均水深3米。湖中有大小不一的天然綠洲12個,茹西渡墩、王家墩、大鼻頭等,其中最大綠洲“蛤包墩”,約有180畝,道上綠樹環抱,一片清涼世界。
歷史上,白馬湖稱作“排馬湖”,相傳春秋末期吳王夫差在此排馬布陣,攻打困守於傅家峙的越王勾踐,以此得名。南朝梁時(公元6世紀)白馬湖叫“西陵湖”,如酈道元《水經注》載:“固陵(即西興)有西陵湖,亦名西城湖。”清人毛奇齡《蕭山縣誌勘誤》詮釋道:“(此)即白馬湖,以地近西陵(西興),則名西陵湖;以其在(越王)城山之西,則名西城湖。”

建設規劃

白馬湖[浙江省杭州市白馬湖]白馬湖
自2007年起,區委、區政府將“完善北部,拓展南部”、為產業發展開闢新空間,為城市建設搭建新平台列入重要工作日程。2007年9月以來,省委常委、市委書記王國平等市領導先後二次親臨白馬湖區域現場調研,四次專題聽取工作匯報,提出了要將白馬湖區域建設成為“一城四區”即“白馬湖生態創意城;國家級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旅遊休閒度假區,杭州城市美學、建築美學示範區,杭州和諧創業示範區”的目標要求。

一核:冠山城市核;二業:文化創意、生態旅遊;三帶:緊縮城市帶、田園城市帶、山水城市帶;四種生活區:生態示範特色居住區、家居改造特色居住區、高端生態特色居住區、新建特點居住區。高度關注農民改造的特色居住區,要成為一大亮點。五園:設計公園、文化創意公園、動漫公園、白馬湖生態旅遊度假公園、大地生態產業公園。按照二年形成框架、四年初具規模、六年基本建成的要求,計畫通過二年時間建設,生態創意城路網(包括河道整治)全部形成,生態環境得到有效改善、提升,啟動區塊(三角地帶、村莊改造)項目逐步建成,二年形成框架的目標基本實現。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