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馬塔[甘肅]

白馬塔[甘肅]

白馬塔建於公元386年,位於敦煌市城西的七里鎮白馬塔村,距離敦煌市區僅兩公里,是甘肅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信息

白馬塔白馬塔白馬塔

簡介

位於敦煌市古城南部,黨河鄉紅星村內,建於公元386年,相傳是紀念北涼時高僧鳩摩羅什東傳佛教,路經敦煌城,死去的白馬而修建的。白馬塔為9層,高12米、直徑約7米,建築結構為土坯壘砌,中為立柱,外面塗以草泥、石灰。最底層呈八角形,用條磚包砌,每角面為3米;第2~4層火折角重迭形;第5層下有突出的乳釘,環繞一周。上為仰蓮花瓣;第6層為覆缽形塔身;第七層為相輪形,最頂層為角形的坡剎盤,每角掛風鐸一隻。
在第2層上有鐫石兩塊、鐫木一塊。石上刻:"道光乙已桐月白文8采等重修"字樣;木上寫:"民國二十三年八月拔貢朱文鎮、呂鍾等修"字樣。這足以證明此塔已經多次修葺。現存的白塔具有明代 喇嘛塔的風格。記記載,白馬塔於1930年還出土過一座0.9米的黑石造像塔,上刻金剛經,但不久即遺失了。
如今,白馬塔四周綠野碧樹、青瓦幽舍,微風吹來,鐸鈴聲聲,實為敦煌又一佳景. 

傳說

馬塔坐落在甘肅省敦煌市沙州古城東隅。始建於後秦,現塔為清道光二十四年(公元1843年-1844年)重建。塔為磚土結構,九級、高12米。底層為平面八角形塔台,再上是三級折角重迭、土坯砌造的塔座,再上為仰蓮花瓣、覆缽塔身、塔脖子相輪、坡頂剎盤。 據傳,這座古塔是著名龜茲高僧鳩摩羅什為他的心愛坐騎白馬而建。公元383年前秦符堅十九年,鳩摩羅什隨西征獲勝而歸的大將呂光去長安傳播佛教,行至敦煌郡的沙州城普光寺歇息、講經。鳩摩羅什所乘的白馬突然一病不起、水草不進。當晚白馬託夢鳩摩羅什道:“我本上界龍駒,奉佛祖之命,馱你東去傳經,一路險阻與你相隨,如今入關,再無坎坷之路,敦煌便是我超脫之地,望大師前途珍重。”言畢,便化作一道白光而去。突然,一聲馬嘶,大師夢醒。旋即傳來“白馬已逝!”鳩摩羅什悲感於心,在普光寺籌金建塔。

旅遊提示

圖片列表

門票價格
  • 5元/人
交通提示
  • 到達方式:白馬塔距離敦煌市區僅有兩公里,因此前往可乘坐計程車,也可租輛腳踏車代步前往。 開放時間:08:00到18:00

相臨景點

http://www.youabc.com/dunhuang/jingdian/baimata/http://www.shougang.com.cn/shougangdaily/4338/2005-10-20_9831.html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