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雀寺鎮

寶成鐵路在鎮境內建有王家沱車站,略樂路、郭青路、樂中路貫穿全境,主幹交通較為便利。 (2)研究制定全鎮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中、長期發展規劃和年度計畫,並組織實施。 (4)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農業、非公有制經濟和第三產業,不斷發展鎮域經濟。

基本概況

白雀寺鎮位於嘉陵江上游沿岸,距略陽縣城南17公里,總面積201平方公里。現轄白雀寺、一里溝、青白石、何家坪、南家山、賢草溝、白楊坪、中壩子、水洞子、曾家溝、淡家溝、木匣溝、蔡家營、郭家壩、龐家營、蒿壩、趙家院、龐家院、華陽溝等19個行政村86個村民小組,2937戶12043人。
鎮內原修有一寺廟,取名白闕寺,後將“闕”字演變為“雀”故名白雀寺。又傳有白雀百隻常棲息於寺內外的參天古木之中因而得名。明清時期,白雀寺為略陽南部重鎮、嘉陵江航道的物資中轉站和農副產品的集散地,曾有秦蜀襟帶、商賈雲集、千帆過境、略陽南路經濟中心之稱。解放後,隨著農村社會改革和經濟發展,集市更加繁榮,多年為略陽縣第八區公所駐地,1960年後因寶成線建成通車區級單位遷至樂素河口,古街日漸冷落,1981遭特大洪災後,鎮容嚴重毀壞。截至2011年4月,先後將原中壩子、史家院、白雀寺三鄉合併為現在的白雀寺鎮。該鎮地處塔坡寺山西南坡,嘉陵江由北向南穿鎮而過,中壩子河由東向西注入嘉陵江,青白石河自西向東注入嘉陵江。屬溝坡褶皺的陡山區,山體為中山變質岩,江西岸多黃沙土覆蓋,江東岸油頁沙土覆蓋,土層瘠薄。海拔586米(木匣溝銅鼎石)-2202米(蔡家營寒峰山),氣候溫和,雨量豐沛,林業資源較為豐富,優勢樹種以櫟類、杜仲、楊類為主。全鎮有耕地36058畝,天然林129634畝,退耕還林26760畝,糧食總量4283噸,主產玉米、小麥、蕎麥、水稻、豆類,土產有核桃、木耳、天麻、蠶桑等。寶成鐵路在鎮境內建有王家沱車站,略樂路、郭青路、樂中路貫穿全境,主幹交通較為便利。鎮政府駐地位於白雀寺村,內設機構有經濟發展辦公室、社會事務管理辦公室、黨政辦公室及財政所,將計生站、民政所、司法所、農經站、農技站、扶貧辦、林業站、廣播站、鄉企辦等分類歸併至三大辦公室,駐鎮站所有派出所、衛生院、中心國小、中壩子國小、史家院國小、供銷社、獸醫站、供電所等。
近年來,該鎮堅持以新農村建設為目標。積極貫徹落實中省市縣政策,認真實施黨建“陽光雨露”計畫,大力推進扶貧開發及產業結構調整,狠抓基礎設施建設,鎮域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取得長足發展。以中藥材、食用菌、乾果、養殖為主的增收項目,有效勞務輸出變現已占全鎮農業產值的60%以上。以陝西興州建築安裝有限責任公司為龍頭的鄉鎮企業,已成為全鎮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2011年全鎮實現生產總值502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646元。
白雀寺鎮境內有釩鈦磁鐵礦、錳礦、沙金礦等豐富的礦藏資源,杜仲、柴胡、天麻、豬苓等中藥材資源,風力、森林、野生動植物資源和以嘉陵故道、白雀古鎮、王富溝溶洞、水洞子溶洞為標誌的旅遊資源。悠久的歷史與長期閉塞的生活環境,使羌族的精神文化中保留了不少淳樸厚重的古代遺風。該地文化積澱深厚,以漢文化為主,以商業文化為重,集蜀、秦、隴、羌等多種文化元素為一體,許多傳統民俗形式通過口耳相傳、代代相繼,至今猶存。例如,南部嗩吶、鑼鼓草、羌族民歌、羊皮鼓、表席、嘉陵江船工號子、說唱吉利、刺繡、根雕、奇石等獨具民族特色的藝術形式經久流傳。這些都是白雀寺發展繁榮所具備的天然優勢。

地理位置

白雀寺古街地理位置:東經106º04 ',北緯33º13',海拔625米,年平均氣溫13.2℃,平均降水量517.8毫米,無霜期236天。境內屬溝坡褶皺的陡山區,山體為中山變質岩,江西岸多黃沙土覆蓋,江東岸油頁沙土覆蓋,土層瘠薄。氣候溫和,雨量豐沛,林業資源較為豐富,優勢樹種以櫟類、杜仲、楊類為主。全鎮有耕地36058畝,天然林129634畝,退耕還林26760畝,糧食總量4283噸。主產玉米、小麥、蕎麥、水稻、豆類,土產有核桃、木耳、天麻、蠶桑等。鎮域內自然資源豐富,有錳、鐵、釩、鈦、金、硫、玉石礦等礦種。寶成鐵路在鎮境內建有王家沱車站,略樂路、郭青路、樂中路貫穿全境,主幹交通較為便利。

行政區劃

白雀寺鎮下轄以下地區:
白雀寺村、青白石村、南家山村、何家枰村、賢草溝村、一里溝村中壩子村白楊坪村、水洞子村、淡家溝村、曾家溝村、木匣溝村、蒿壩村、蔡家營村郭家壩村、龐家營村、趙家院村、龐家院村、華陽溝村。

機構設定

白雀寺鎮人民政府是鎮一級人民政府,下設黨政辦公室、經濟發展辦公室和社會事務辦公室三大辦公室,轄農業服務中心、文化服務中心、計畫生育服務中心、村鎮建設發展中心和社會事務所五個職能部門。
政府職責
(1)全面貫徹執行黨在農村的各項方針、政策,加強對農業和農村工作的領導;執行本級人民代表大會的決議和上級國家行政機關的決定和命令。
(2)研究制定全鎮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中、長期發展規劃和年度計畫,並組織實施。
(3)抓好自身和所屬黨組織的思想、組織和作風建設。
(4)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農業、非公有制經濟和第三產業,不斷發展鎮域經濟。
(5)抓好全鎮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設。
(6)抓好武裝部、婦聯、共青團等民眾組織工作。
(7)抓好社會事業和鎮村基礎設施建設。
(8)辦理上級人民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