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粘蜜環菌

白粘蜜環菌

白粘蜜環菌,子實體白色。孢子無色,光滑,近球形。夏秋季生。主要產在河北、黑龍江、福建、廣西、陝西、雲南等地。在樹樁或倒木、腐木上群生或近叢生,有時單生。

白粘密環菌—簡介

白粘蜜環菌白粘蜜環菌

中文名稱: 白粘蜜環菌
拉丁學名: Armillaria mucida (Schrad. ex Fr.) Quél.
俗名別名: 粘蘑、霉狀小奧德蘑、白環蕈、粘密環菌。
同物異名: 白環粘奧德蘑Oudenlansiellamucida(Schrad.:Fr.)Hohnel

白粘密環菌—型態特徵

子實體白色。菌蓋寬4—10厘米,半球形至漸平展,水浸狀,粘滑或膠粘,邊緣具稀疏而不明顯的條紋。菌肉白色,軟,薄。菌褶白色,略帶粉色,直生至彎生,寬,稀,不等長。菌柄長4—6厘米,粗0.3—1厘米,白色,圓柱形,基部膨大帶灰褐色,纖維質,內實。菌環生柄的上部,白色,膜質。孢子印白色。孢子無色,光滑,近球形,16— 22.9×15—20微米。囊狀體無色,梭形至長筒形,頂端鈍圓,65.7—113.8×17.2—20.2微米。

白粘密環菌—生態習性

夏秋季生。南方可春冬季在樹樁或倒木、腐木上群生或近叢生,有時單生。引起木材腐朽。可食。

白粘密環菌—產地

河北黑龍江福建廣西陝西雲南等地。

白粘密環菌—經濟用途

可食用,不過味道較差,並帶有腥味。此菌可產生粘蘑菌素(mucidin),能抗真菌。試驗抗癌,對小白鼠內瘤180的抑制率為80%,對艾氏癌的抑制率為90%。另外屬闊葉樹木的腐朽菌。

白粘密環菌—參考資料

http://db.39kf.com/jjzj/Show_80.shtml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