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石包村

簡介篇

白石包村歷史悠久,土地肥沃,物產豐富,交通便捷,系淺丘平壩,現有耕地1025畝,田450畝,土575畝,現有人口1048人,村道水泥路3公里連線騎龍鄉和徐家鎮,村級國小、衛生醫療所,村委會辦公點等基礎設施齊全。本村以種植水稻、小麥為主,經濟發展以養殖、果林、茶葉為重點,全村土地整合發展產業化,特別是茶葉、農副產品精加工正在起步。
白石包村村民團結,勤耕思富,奮發圖強,注重發展,村級班子真抓實幹。從古至今人才輩出,能人智士一代勝過一代,他們努力為國家工作,為人民創造財富,積極支持本村的農業生產和經濟建設,深受村民世代敬仰。

組織篇

艱苦創業來興邦 無私奉獻譜華章
赤誠育人百花香 愛村興農美名揚
白石包村在明清、民國時期是一個保級基層組織,解放後仍是一個完整的行政村。
村級班子民稱讚
風雨同舟數十年
羅友乾 康本學 夏紹全 何世孝
康本友 何樹元 康伯濤 唐選民
康建平 羅建興 李傑民 康本林
德高望重社幹部
吃苦耐勞致民富
康正益 李長順 康正義 康本貴 康正元 康本澤 何躍金
唐克勤 康本浩 何顯光 母本倫 唐克沛 唐以祥 何躍芳

人才篇

山青水秀白山村 自古人傑地又靈
世代不忘勤奮鬥 光宗耀祖子孫興
新中國成立後,白石包村人才輩出,現將部分為國為民有突出貢獻、有奉獻精神、人民敬仰的典範人物建碑頌揚,以勵子孫萬代。
長征老紅軍:唐朝真 康正成
廳師職幹部:康克明 李長新
縣團職幹部:康本林 唐以文
科營職幹部:何躍軍 康 繼 母福初 陳其孝 康定榮 康正遠
康本玉 唐文學 何 斌 田漢雲 田會鵬 康定成
成才典範錄:唐以發 康保全 康定銀 唐克儉 唐以偉 羅興明
李益民 康 偉 康雲錦 康玉潔 何建輝 何建平
康本勝 康 煉 唐華平 康定連 唐 智 康德強
李文貴
工程科技類:康 瀚 康 進 康俊雄 康 睿
企 業 家:唐虎林 康桂民 何躍鵬 康俊偉
鄉友們,全村人民歡迎你們回歸故里,觀光省親會友,白石包村永遠是你們的故鄉。

奮鬥篇

貧窮落後基礎差 勵精圖治決心大
村民團結齊努力 前輩事業後人夸
修水庫,老少齊上陣。建國初期,白石包村貧瘠艱苦,人多地少,旱災頻繁,村領導帶領村民大興水利,男女老少齊奮戰,從1953年到1960年全村義務投工投勞共修了兩座水庫,三口堰塘,解決了全村人的溫飽。
安農電,燈火萬家明。1979年縣級電力線經過我村,村民渴望用電,村領導動員村民集資投勞,僅半年時間全村家家戶戶通了電,結束了點油燈的歷史,提高了生產力水平。
打水井,請泉潤心田。為改善村民生活環境,村領導積極爭取國家惠農政策,動員村民湊資,2009年全村聯戶打井用上方便安全的自來水,身體健康民心順。
修公路,致富奠基礎。國家對村道公路的扶持,給本村帶來了千載難逢的機遇,村領導動員村民鄉友集資捐款,眾志成城,2011年投資100萬元修起了3公里造福子孫的村道水泥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名垂青史。

奉獻篇

白石包村忠魂鑄 眾志修築幸福路
村民鄉友齊捐款 豐功偉業垂千古
捐 建 白 玉 亭:唐虎林
捐資3000元以上人員:康定連 康桂明
捐資1000元以上單位:騎龍鄉黨委、政府
捐資1000元以上人員:康 繼 何躍軍 康 瀚 唐文平 何 斌 何躍鵬 康定榮
康保全 康俊雄 康 睿 康 偉 唐克儉 康定勇 唐源茁
唐 智 唐以輝 康德元 康東平 唐輔平 李文貴 唐德益
唐西歐
捐 資500元以上人員:唐選民 康建平 羅建新 康俊偉 康玉潔 田會鵬 何建平
何建輝 何建勛 羅興民 李益民 唐以偉 康定銀 康雲錦
康 釗 唐以發 康本勝 康 進 康松林 康燕林 李 平
康本玉 夏光勝 康本浩 沈仁程 康正剛 唐以順 康泰然
康三平 康文鍾 章治安 唐群民 康建清 康建白 謝張林
捐 資500元以下人員:陳其孝 康本林 康太平 康樹平 康本清 康小平 母雲超
陸繼權 康谷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