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矩朱蛺蝶

白矩朱蛺蝶

白矩朱蛺蝶為蛺蝶屬中等大小的蝴蝶,展翅50--70mm。主要特點為後翅正面前緣中部黑斑外側具白斑,這是和朱蛺蝶的主要區別。該種在我國是林業害蟲,幼蟲主要為害榆樹,楊樹,柳樹等。

基本信息

名稱

1.1白矩朱蛺蝶

白矩朱蛺蝶
拉丁學名: Nymphalis vau-album (Schiffermüller), 異名:榆蛺蝶

1.2 亞種

指名亞種Nymphalis vau-albumvau-album (Schiffermüller)
吉爾吉斯斯坦亞種Nymphalis vau-album arbustus (Churkin et Zhdanko, 2002)
日本亞種Nymphalis vau-album samurai (Fruhstorfer, 1907)
北美亞種Nymphalis vau-album j-album présent en Amérique

形態

白矩朱蛺蝶
2.1 成蟲體長19--25mm,翅展50--70mm。體黑色,翅紅黃褐色,外緣鋸齒狀,有黃斑和黑斑。
卵圓柱形,頂部凹陷,近孵化時紫灰色。
老齡幼蟲體長35--50mm,頭部黑色,密布細絨毛,背中線黑色,兩側有淡黃色條紋,各體節上有枝刺數根。蛹體長20--26mm,深褐色或黃褐色,上覆灰白色細粉,腹節上有角狀突。
2.2 異同本種與朱蛺蝶N.xanthomelas及為近似,主要區別是後翅正面前緣中部黑斑外側具白斑,亞外緣黑帶窄,上無青藍色鱗片;後翅反面中室L白斑明顯。

生物學

3.1 生活史

一年發生一代,以成蟲在樹洞石縫、雜草葉中越冬和越夏。翌年4月成蟲開始活動和交尾,5月初產卵於葉上,幼蟲孵化後取食葉片,嚴重時能將全株葉片食光。幼蟲5齡,1--2齡群居結網,3齡後分開為害。6月在枝幹上倒掛化蛹,蛹期約10天.

3.2 寄主

榆屬 Elm(Ulmus)spp.柳屬Poplar (Populus) spp.楊屬Willow (Salix) spp.植物

生態與分布

4.1 分布

新疆、吉林、山西、雲南、陝西;蒙古、朝鮮、日本、巴基斯坦;歐洲東部;北美。

4.2 保護

本種在我國屬於害蟲,未加保護。但在阿爾巴尼亞、波赫、克羅地亞、捷克共和國、匈牙利、羅馬尼亞、俄羅斯、斯洛伐克、斯洛維尼亞、土耳其、烏克蘭等國家已經編入歐洲蝴蝶紅皮書

5防治方法

5.1在1--2齡幼蟲群棲時人工捕殺。
5.2蛹期人工摘蛹捕殺。
5.3低齡幼蟲期噴灑20%除蟲脲懸浮劑8000倍液或1.2%煙參鹼乳油1000倍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