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娥

白玉娥(1902-1957),女,龐家集鄉崔家橋村人,原籍河北省滄縣。她領授祖傳針炙及按摩術,尤其擅長治療急性乳峨(扁桃體炎)。

基本信息

生平事跡

白玉娥於1940年開始行醫,不久聞名鄉里。一天,附近一名農民患腸絞痛伴高燒,找到白玉娥。她按常規針法治療無效,懷疑患者是得了名叫“母豬疔”的急症,隨即叫人查驗患者肛門,果然發現肛門旁有一黑泡。白玉娥當即用針挑破黑泡,放出黑血,又加藥敷治,第二天患者痊癒,白玉娥初次顯示了好的高明醫術。 1954年春,龐家集區乳峨大流行,不少患兒病情嚴重,白玉峨不分晝夜,為患者治療,先後救治危重患兒百餘人。縣衛生所向白玉娥請教治療方法,白玉娥毫不保留地介紹出來。原來白玉娥治療乳娥是用右手中指蘸香油,左手托住患者的後枕,然後將蘸油的中指,從患兒的右口角緩慢伸進,觸到腫大的扁桃體時,就用力按壓一下,借患 者噁心張口之際, 迅速將手抽出,再進行左側按壓,患兒即脫離危險。區里還專門組織學習班,把她治療扁桃體炎的方法傳授給各村醫生,使全區患兒無一人喪命。 白玉娥的針炙技術也很高明。 1955年 8月,8歲的吳希海在水池中游泳後,發起高燒,全身起蕁麻疹,神智昏迷。注射青黴素,收效不大,高燒持續40天不退,大便秘結,小便短赤,腹部隆起,體瘦如柴,生命危在旦夕。白玉娥接診後,用銀針扎了吳希海的氣海等穴,起針後半小時腹鳴大作,繼而瀉下半盆黑水,腹水盡消,病人清醒。休養半月後即能起床,並逐步恢復健康。因此,吳希海的父母感激不盡,讓孩子拜白玉娥為乾娘。 白玉娥醫道高明,醫德更高尚。她為人治病從不收費,更不索取財物。合作化以後由於找她看病的人多,占去她到生產隊參加生產的大部分時間,收益分配受到極大影響。區衛生所考慮到她生活的需要,級上報有關部門批准,決定讓她收取定額醫療費,並吸收她為縣衛生協會會員。

病逝

白玉娥為病人操勞,積勞成疾,於 1957年病逝,時年55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